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

吴先生|孩子,你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9人  喵渺渺

吴先生是心理学方面的教授,个子不高,人很瘦,长脸,眼睛很小,但眼神犀利。吴先生在大学开了一堂“中学生学习和发展心理专题”课,课名乏味,但课很生动,干货满满。

吴先生喜欢结合真实的案例讲概念,我每每可以从案例中找到自己一代同龄人们的影子,找到曾经所见现象的病根,感触颇深。

01你们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呐

80、90后的父母们,普遍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完孩子后夫妻俩都要上班,那么小的婴儿身边又时刻离不开人,孩子谁带?

通常,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

不巧,现如今家长们认为孩子与自己不够亲的根本原因正出于此。

有些家长们不能理解:孩子小时候实在照顾不及,确实是奶奶带了一段时间,但在孩子3岁记事以前,我们就将孩子接到了身边抚养。

十几年了,孩子却还是一直和奶奶最亲,难道我们尽心尽力,嘘寒问暖的这十几年就比不上孩子婴儿期懵懵懂懂时的那两三年吗?

不好意思,还真比不上。

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有一种社会性链接,是婴儿对外界社会引发情感的重要标志。这种社会性链接,称为“依恋”,“依恋”是心理学中对于此状况的专业名词。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婴儿离开妈妈的怀抱马上就哭,妈妈一抱又立马收声平静,就是婴儿对妈妈产生了依恋。

此时,爸爸妈妈就是婴儿和社会接触的主要窗口,他们是小宝贝的全世界。

而依恋,一般形成于婴儿5个月到2岁之间。

还未形成依恋的小宝贝会大胆地握陌生人的手指,会睁大眼睛对陌生人天真无暇地笑。

但是在形成依恋之后,孩子会怯生,会在和陌生人接触前征求妈妈的意见,这些都是婴儿发育的正常阶段。

而在形成依恋时将刚出生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更残忍的,是自己带了孩子一段时间后没精力了,再将孩子扔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的父母们。

此时,宝宝已经对父母产生了依恋,却又被强行分开。宝宝在奶奶怀里那是嚎啕大哭啊。

但父母们总是有自己的理由不得不离开,于是便咬咬牙、狠狠心,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

亲子间已经建立的依恋被强行扯断,就像是腹中胎儿供养的脐带被突然剪短。

婴儿骤然失去了与社会接触的窗口,明亮的世界坠入沉沉黑暗。

爸爸妈妈们,此时他多么无助,多么害怕呐,你们感受到了吗?

但是他不能言语,于是便嚎啕大哭,企图用哭来呼唤你。

“妈妈,你在哪里啊,这是哪里啊,我好冷,快来抱抱我啊!”

“爸爸,这里好黑,我好害怕,不要丢下我一个人,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啊!”

“妈妈,我好小,我离不开你啊,快回来,快回来,求求你快回到我身边来吧!”

“爸爸,请每天亲亲我吧,请继续摸摸我的小脚丫,请一直待在我的视线里吧,我担心自己会把你弄丢了呀!不!不!不!是我不小心,我,我把你弄丢了啊!”

但是,爸爸妈妈们没有听懂,他们以为孩子只是无意义地哭嚎。于是他们惜别孩子,回到城市里继续打拼,一心想为孩子谋求更好的助力。

确实,过段时间孩子看似平静下来了,但是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剧增。

“依恋”重建的过程是痛苦和二次希望,孩子在奶奶养育初期几乎不能撒手,更怯生、更内向,甚至在和同龄人相处时也并不能做到迅速融入和沟通。

并且,孩子今后和父母间若有若无的隔阂几乎是难以补救的。

一些爸爸妈妈们也很痛苦,来向吴先生倾诉。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感觉有自己的想法,这么叛逆,难以理解?

为什么他有想法宁愿和同学老师、爷爷奶奶讲,也不愿意他自己的亲生父母沟通?

为什么他总是回家就闷在房间不出来,或者干脆在外面游荡很久都不回家?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亲亲热热,而我的孩子看我们却像是在看陌生人?

他到底在干什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爸爸妈妈们,你们要孩子们怎么信任你们呢,怎么和你们沟通呢?

是你们自己,在他们全身心信任你们,整个世界只有你们的时候,欺骗了他们,残忍舍弃了他们。以一个“为你好”的名义,把他们一个人,留那在漆黑的、冰冷的混沌里。

是你们,让他们在几个月的年纪,体会到绝望、害怕、惶恐和孤独,初次体会,便那么深,那么痛。

你说,又要让他拿什么来信任你,来亲近你呢?


下课铃响,吴先生一拍手,最后总结一句。

“所以说,你们这些未来的家长们,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呐!


孩子,我是一定要自己带的。

但是,生不生就不一定了。

呃——开玩笑的,我估计我爸妈会看到这篇文章,皮这一下我很开心。

我想,我自己的孩子,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无论如何我都是要自己带的。

但是,想到年轻夫妇们生育时的情况,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家庭经济压力骤然增大,初为人父人母不适应,不得不将求援的目光投向自己的父母们,我也是完全能够理解并表示惋惜的。

比如说,我爸妈。

我也是,外婆带大的孩子。

我不知道自己2岁以前是不是父母亲手养育的,没有什么印象。

但是我记得上幼儿园,第一次要和外婆分开那么久时,站在幼儿园门口扯着嗓子哭,透过栏杆看破碎的天空,企图从缝隙间钻出去。

幼儿园小班,那时大概4、5岁,又有科学研究说人长大后7岁以前的记忆是消逝的,但我偏生记得这么一茬。

其实,如今回忆起来并不是如何深切的悲伤,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哭,都在嚎,都在第一次告别,倒像是一种仪式,宣告自己走入新的阶段。

成长么,总是阵痛的。

我对外婆,确实怀着很深切的感情,也可以说,眷恋。

外婆对我很好,甚至是,很宠。

小时候我吃饭很慢,外婆端着碗跟在我身后,瞅着机会塞一口塞一口。

晚上我都是和外婆一起睡的,外婆一只手伸直让我枕在头下,另一只手有节奏地轻拍我的背,嘴里哼着“宝贝囡囡……”的自制歌谣。

半夜醒来,外婆的右手还在轻拍;早上醒来,外婆的左臂还在我的颈下。

在我心目中,外婆就是外婆,独一无二,与爸爸妈妈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不过既然写到这,我静默,想强迫自己做一个比较,排个顺序。

视线瞬间模糊,我哭了。

我做不到啊,完全,完全没有办法比较,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生命中那么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我如今探望外婆机会少了,但是现在,我住在距外婆150千米以外的宿舍,坐在电脑桌前,我知道她就在那里。

在150千米以外,一个名为“青珠”的小镇。知道她在,很心安。

至于老人们带孩子时溺爱孩子的“熊孩子”问题,我以后会专门讲,今天就不涉及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的三观,有瑕疵,但还是比较端正的。

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感觉自己如今还是挺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当然,是有选择的沟通,大家都懂的哈,这应该是正常现象。

如果什么都和父母竹筒倒豆,那倒是没有主见,又叫“巨婴”、“妈宝女”了。

我的原意沟通得益于开明的家风和善于表达感情的父母。

家里,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玩笑都可以随便开。

我调侃过父亲的日益长大的肚子、日渐稀薄的头发和强行冒充一米七的身高,调侃过母亲的长腿欧巴、食量食欲和绝密体重(不好意思,这涉及原则了)。

最另我感恩的,是父母们善于表达感情这一点。

我其实有情绪化的缺点,甚至在精神方面不算一个健康的人。

怎么说呢,感觉自己体内有两个人。

一个阳光开朗,乐观豁达,笑点低,擅长迅速与人打成一片。

一个忧郁内向,喜欢独处,对万物有种凉薄的漠然,泪点低,擅长冷眼旁观,若有所思。

顺便可以告诉你们,现在写这些文章的,是第二个人。

当然,有些话,是第一个人口述的。

而两个人之间的转化,在于我当天具体的境遇,如果一天里连续出现3次以上不如意的事,或者长期接触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我就会情绪糟糕,由第一个人转变为第二个人。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惊异的,其实五分之一的社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有些人自己都不知道罢了。

至于我养成这样极端化性格的原因,我在吴先生的课堂里也找到了,以后会针对讲。

爸爸妈妈,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和爸妈打完电话,心情会好到想要刷英语六级。

妈妈每次回家都会喊“我回来啦!”,要求我和爸爸到家门口迎接,于是我们家便养成了每次有人回家都到门口迎接和问候的习惯。

“你回来啦!”的问候和笑容是一针强心剂,我们从未把在单位或学校沾染的坏情绪带回家过。

妈妈有用拥抱表达感情的习惯,所以我们许久再见之后通常会紧紧拥抱,静静感受,相拥而立几分钟。

从前,我侧耳能听到她的心跳,现在,她侧头下巴能磕在我肩上。

爸爸受妈妈影响也善于表达感情了,一次我心情不好时,接到爸爸电话,开头第一句便是:“女儿,爸爸想你了。”字字清晰。

我的眼泪刹那间向外狂涌,站在寝室外走廊上,贴着墙滑坐下来,再勉力维持用稳定的声线,和爸爸聊天,告诉他,我也想他。

爸爸

我审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境遇,不是没有出差错的可能,偏激,或者抑郁。

但是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成长起来了,和父母关系亲密,能够畅所欲言,完全要感恩于父母的善于表达,让我时刻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是啊,一个时刻沐浴在爱意里面成长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优秀呢。

我说的优秀,并不是自己有了什么大成就,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和其他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一样。

只是,觉得自己有梦想,有事做,有书看,有笔写,有爱豆,有WiFi,感受微小的快乐,感激点滴的恩惠,蛮幸运,挺幸福。


附:强烈谴责这两个人在三人群里秀恩爱虐单身狗。

曝光曝光!!

狗粮真好吃……

是我输了

服气的服气的

妈妈好会撩

我还要慢慢学习

啧啧啧

咦~

老夫老妻了都

还您来您去的

冰冷的狗粮胡乱的拍

……

您吃您吃

您吃您吃

我再多买两箱

您俩慢慢吃

我吃狗粮就饱了


你呢?你是老人带大的孩子吗?你有自己带孩子吗?

听了吴先生的课,你有什么触动呢?

欢迎留言。

吴先生的课我已经上了4周了,每一节都觉得受益匪浅,会陆陆续续把它们记录下来。

欢迎关注渺渺哦,敬请期待吴先生系列后续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