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我近来在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发现一些家长很是搞笑,因为他们的孩子不管是做什么,遇到什么,我总是听到他们说“宝宝,真棒”。有时候听到一些家长交流育儿经验时候,听的比较多的也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莫名奇妙的怪论,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过度夸奖使孩子逃避挑战。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和自我实现已经属于较高的需求了,而夸奖无疑是对这种需求的肯定。经常习得这种肯定后,无疑孩子会有极大的满足,但以后为了继续得到这样的肯定,他就会选择逃避困难。举个例子说,当我们的孩子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后,我们就立刻说:“宝贝,干得好,你真聪明!”这样做的结果极易导致他遇到稍微困难的事情时候选择逃避,因为他们面临困难时候会感觉到因为自己完成不好得不到肯定而拒绝。实际上,一个美国课题组对400名孩子进行调查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 “好孩子是夸出来”混淆了谋事做人的是非观。按说,做错了,肯定要批评,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我就亲眼见过有个奶奶,在看到孙子把公园里面的花折下来后,不停地夸奖孩子”真棒”。这样的夸奖下来,孩子就会颠倒对是非正误的判断,甚至可能建立错误的生活和学习观念,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就很危险。另外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对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不是具体分析,而是一味的忽悠““你真棒”、”你太厉害拉”,既没有任何针对性,又使得孩子趾高气扬,觉得自己真的天下第一。而将来真正遇到挑战以后,即刻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问题,笔者在将近20年的教育实践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这样泛化的无原则的夸奖,其实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是一种教育上的忽悠。
第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错误理论导致对孩子教育的一味纵容。我最近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是“言百而讽一”,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教育者仍旧先找个最大倍数的放大镜为孩子找优点,涉及到缺点的时候,立刻改用“如果……就更好了”,或者“再努力下……你就完美了”的语词,殊不知,这样的轻描淡写,孩子是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的,须知,真正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是必须付出当头棒喝、凤凰涅磐的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