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哲学家谈快乐》:快乐的智慧(9)
在风暴的祝福中,我在海上一次次醒来,我凌波起舞,比瓶塞更加轻盈
——兰波(Rimbaud)
由于人类不再遵循天理循环,变得愈发自我,过于在意物质享受,古人曾经构想的幸福才会对其大门紧闭。
徒有理智并不足以获得快乐,只有依靠直觉,借助欲望的力量才能达成目标。
虽然智慧门槛极高、要求苛刻,但也许正因为它以理性为基础、从经验中得来,才能比学术研究更加持久,并足以承受旁边者的冷嘲热讽。
智慧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种是伊壁鸠鲁、斯多葛学派或佛学所提倡的超然物外、戒除烦恼、心平气和。以出家为最高境界。也就是苦行僧。
第二种智慧旨在追求完美的快乐,而非通过摒弃杂念、清静无为等方式获得幸福。它并不主张控制情绪、压抑天性,而是更加注重将情绪和天性转化为与日俱增的快乐。它不会劝人弃世,但会教人放手,让人们体会生命真正的快乐,不致在世俗享乐和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借助欲望和喜悦的力量汲取智慧,从而获得永恒的快乐。消解欲望、适时放手、能屈能伸、懂得取舍,并对社会担当责任。
生的快乐能够让人感同身受,它的存在需要同情、分享与互动。在可悲的欲望驱动下,我们曾陷入恐惧与自我封闭无法自拔,但积极快乐却能让我们的心灵为之燃烧,让我们于看到他人的精彩。因为积极的快乐,我们变得更加开放、大胆、勇敢、宽容,更加懂得关心他人,随喜赞叹。即使在恐怖中心,快乐依然能够生生不息,几位集中营幸存者震撼人心的讲述就是最好的例证。
埃迪•伊勒桑处于河南的维特斯博客nasui中转营,为战胜自身的焦虑和脆弱,声称要“对内心进行一次大扫除”
“最大的障碍,在于演绎而非现实……我们应该打破自己对痛苦的演绎。”即便预感到离开韦斯特博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她还惊叹:“尽管如此,生命是多么美好!”
关于反抗暴力的问题,快乐的智慧给予参考解答:将一腔对生命的热爱洒向人间,立志为芸芸众生贡献力量。
如蜂鸟以喙衔涓滴之水,试图浇灭肆虐森林的大火,我们也可以为人类宏伟事业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同治愈欲望和冲动带给这个世界的累累伤痕,比如强烈的控制欲、贪得无厌、利欲熏心、嫉贤妒能、飞扬跋扈以及惶惶不安等等。
【全书完】
高能量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