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作品集(2017.05.01--2017.06.30)设计专题

读书笔记 15

2017-06-14  本文已影响14人  槑槑啊

第九章    走向未来的设计

        设计的未来是难以预料的,但是未来的发展总是以当下为基础的,当下的现实揭示或部分揭示出未来发展的越势,本章主要涉及设计的未来性、生态设计、非物质设计、信息设计和艺术化的生活、设计艺术化等问题,本章的出题形式主要以名词解释为主,也有简答题、名词解释等题型。

本章重点:

1.大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

2.生态设计及其意义

3.非物质设计

4.信息设计

5.虚拟设计

一、未来社会与设计的未来性

1.大工业社会

        迈克尔·G泽伊所谓的大工业社会,其社会特征是“大”,无论是空间和尺度在未来都是巨大的,他认为,大工业时代在包括制造业、外层空间、医学和人类潜能在内的诸多领域业已开始,人类在空间、时间、数量、质量、尺度和规模这六个不同方面的革命将同时开始。

        大工业时代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生产和分配规模的扩大以及人类向内层和外层空间的延伸,所有这些产生的直接结果将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带来了设计的变革。

2.信息社会

          进入21世纪,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已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新的发展时代,这标志着新的时代潮流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设计的未来是基于科学发展的未来。科学技术是设计发展的基础,它深刻地改变了传统设计的面貌,同时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

【历年高频考题】大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1)大工业社会的特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空间方面,探索和利用行星,人类开始了挑战和征服外层空间的进程,建立永久性空间站,人类从自己居住的星球中解放出来向外层空间渗透,这成为大工业时代的主要标志。

②在时间上,人类通过未来医学,生物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延长人的寿命,一方面生产设计超高速运输工具,进一步节省人在旅途上的时间,通讯和更多功能的机器人将会让人享受更多的闲暇时间。

③在数量方面,大工业时代将最终消除物质匮乏的状况,各种先进的技术将为人类提供相当数量的食品、能源和用品。

④在质量上,大规模制造业,由于采用电脑控制和机器人技术,将会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材料科学的突破也将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会生产新型的所谓“智能材料”。

⑤在大工业时代,无论是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均大幅度增长,并扩展到全球范围。

⑥大工业时代最令人惊讶的是“尺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大到210层的摩天大楼,小到原子、分子一样的零件。

(2)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社会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它是以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新时代。

② 信息化时代又称数字化时代、比特时代,人类在数字时代的生存是一种数字化生存,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楚说“工作和生活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地点”。

③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将改变一切,创造一切,甚至改变艺术的表现方式,艺术将以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的方式得以表现。

④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技术拥有放射性效应。

3.设计的未来性

      【历年高频考题】谈谈你对设计的未来性的认识?(论述题20分)

(1)设计在本质上看是属于未来的。未来性是设计的本质属性之一。设计总是对未来的设计,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面对未来的设计。设计是创新的设计,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种“新”即是现在所没有的、未来型的。设计总是对现实和现有产品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面向未来的一种超越,而未来是未曾有过,未曾经历过的,理想型的东西。

(2)设计具有前瞻性,面向未来的设计必须是发展的、理想的、新兴的、有生命意义的,它与人类的前进与发展相联系。

(3)面向未来的设计,是对未来理想的适应性设计。在工具意义上,设计是人类实现未来理想的工具,又表现为一种对未来理想的适应,是人完成或实现理想的一种即将现实化的形态。通过设计,将人们对未来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

(4)设计是未来性的,这种未来的形式是人们准备接受或将要接受的形式,能不能为人所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5)在产品设计上。设计的未来性是本质性的,但它又有一定层次性和阶段性。在概念上,理想上它可以走得很远,但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上它必须考虑特别是大多数人在接受新事物、新设计、新形式方面的可能性。大多数人对事物的接受和认识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是突变式的。因此,设计的未来性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往往是靠渐变来一步步实现的,新的形态与旧的形态之间必须要有延续性。

(6)面向未来的设计是创造性的设计,是完全新型的、新思路的设计,但在具体产品的设计上还有不同层面和完成方式。

(7)面向未来的设计又可以看做是已有产品设计与未来型设计之间的桥梁,一种两者之间的过度形态,是适用于当代的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未来型设计不一定适用于当代,而具有明显的实验性,前卫性和未来性;是人未来性思考、理想的一种具体化,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因而具有探索性。

(8)未来性的设计,一方面是产品的设计。通过未来型产品的设计,它也许会生成和设计出相应的一种新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设计通过对未来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而进入社会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等领域,开拓着更广阔的空间,也有着更多的发挥设计本质力量的余地。

(9)设计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人类的未来,设计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手段与工具,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实现未来理想的工具。当代人类的发展已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设计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环,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亦是未来发展远景中的一部分。

4为人的设计:创造完美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这就是说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对于设计的未来发展,“为人的设计”仍是设计应该努力实现的根本目标之一。

        为人的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全部价值或者说真正价值。为市场竞争目的而进行的产品设计,其价值仅仅在于物,因而是不完整的、有限的。立足于以因目的的设计与推销产品赚取更大利润的设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后者有可能以华美的外在形式取悦于市场和消费者,而不顾及产品的真正使用价值:亦可能将产品的美的形式演变成庸俗低级的形式而降低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因此,在这意义上,设计县在较强的道德价值,为人的设计的思想是设计师必须具有高尚道德的一部分。而从本质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高尚的道德应是其本质特 征之一。

二、生态设计

1.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又叫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其设计理念是不仅要考虑设计不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能可持续发展,不产生污染,废弃物可回收利用,还要考虑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生态设计是一种整的设计观、长远的设计观清洁健康的设计观。

        生态设计既是一种实践形态又是一种理想形态,它涉及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其特征表现为和谐性、有序性、动态性。我们设计一种产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与人、与环境结合的整体性存在;产品本身从使用到报废的过程是动态的,与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动态的。

2.生态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

(1)生态设计代表了一种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环境危机以及现代设计中一些问题的哲学反思,如对“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一次性消费商品”设计的反思,它第一次把设计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

(2)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它自己的设计观建立在生态学有机整体的观点基础上,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意义的创新和发展上。

(3)生态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论,以生态学方式思考,以生态学方式从事设计。

(4)生态设计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自然观,它不仅关注人的价值。而且关注自然界和自然界其他生命的价值,并将设计的价值创造置于人与自然关系兼顾的基础之上,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设计的出发点。

        解决生态问题是新世纪人类的希望,生态设计将是实现这一愿望的理想工具,生态设计将使设计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历年真题回顾】生态设计(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河北大学考题)

【历年真题回顾】绿色设计(2016年清华美院、2016年江南大学考题)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始终围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对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污染、能源的过渡消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界掀起了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即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

(1)减少原则(Reduce),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

(2)再使用原则(Reuse),设计时要使产品及其零部件经过处理之后能继续被使用。

(3)再循环原则(Recycling),即设计应考虑产品的材料的可回收性。

3.从生态设计到心态设计(高技术与高情感的设计)

          心态主要是人的情绪状态和情感存在,具有生理和心理两种维度。

          情绪一般认为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一种心理形式。.

          徐恒醇在《生态美学》中对情绪与情感做了如下区分:情绪是在外部情境的刺激下由机体需要满足的状况所引发的心理体验,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淡化。情感则主要是由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导向形成。是随着理性的发展由情绪器官的产生的心理体验。

【历年高频考题】谈谈你对从生态到心态设计的理解(简述高技术情感与高情感设计的关系10分)

答:(1)人是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它一方面是生物性的、自然的,而一方面又是社会性的,文化的;既包括生物性生态,又包括社会性心态。人的生态与心态密切相关,心态主要指人的情绪状态和感情存在,具有生理和心理两种维度。情绪是在外部情境的刺激下由机体需要满足的状态所决定和引发的心理体验,具体明显的实效性。感情主要由社会认知和文化导向所形成,是随着理性的发展,由情绪器官产生的心理体验。无论是情绪还是情感,均与人体的需要相联系。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而在产生需要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都会有各种情绪和情感因素,这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内涵之一。

(2)20世纪科技迅速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自动化,科技称为社会的主导因素。人的情感、个性等因素往往被忽略,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问题便逐渐寻露出来。这种平衡是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心态的平衡,是生态与心态的平衡。高技术与高情感是互为补偿性的一种趋向平衡的关系,即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这种所谓高情感的平衡,是人的自然心态与社会心态的平衡,是生态与心态的平衡。

①在设计中倡导手工艺术,是生态设计的重要方面。因为手工艺与手工造物的过程中浓缩着制作的情感。

②在机器产品的设计中,以满足人的各种情感因素,汲取手工造物的情感设计特点,是生态设计的又一重要主题。

三、非物质设计与信息设计

1,非物质设计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建立与扩张,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数字化”的产品不仅自身更新速度迅速,而且对传统产品的影响与改造同样迅速与深刻。信息是非物质的,信息社会实际上就是“非物质社会”。对于设计而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设计手段,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开始迈入“数字化”的设计时代;另一方面,设计从范围,定义,本质,功能等诸多方面亦开始发生重要的变革。

    “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它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既有软件、程序段计的层面,又有功能、价值层面,还有方法、服务的层面及空、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方面。

          非物质设计的特征:(1)服务化 (2)情感化 (3)互动化(4)共享化

        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映,也是设计本身发展进步的一个上升形态。

时代                    物质形态                                      生产方式                                                          产品形态

手工业时代        物质设计(手工艺产品)            手工造物方式                                                          手工产品形态

工业化时代        物质设计(工业产品)                机器生产方式                                                          机器产品形态

信息时代              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      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工业生产方式共存    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

      “非物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当代历史学家 汤因比 提出的,“非物质设计”则是借用了其哲学概念,指在信息时代,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设计相对的设计形态,其设计方式、对象、手段等都经历了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变,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现在新兴的界面设时网页设于等都属于非物质设计的范畴。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科技的进步,为非物质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非物质设计是艺本与科学进一步结

合的产物。

非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补充)

        传统物质设计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达到功能与外形的完美,其的是以产品消费为主流。生产者生产和销售产品,用户购买后占有产品并使用产品得到服务,产品寿命终结将其废弃。非物质设计的理念倡导的是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其主张的是消费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生产者通过某种服务形式和使用方式来实现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非物质设计的这种思维转换使物质产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化,产品价值中由原材料

价值和体力劳动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非物质设计所提倡的消费模式是在服务系统的运作下,使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完成使命始终和企业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使产品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且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了环境污染。而传统消费模式则从产品出厂开始就逐渐和企业失去联系,直到最后被丢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二者的利弊显而易见。

        非物质主义的生产者以提供服务达到盈利的目标,并通过运营上的创新将产品的损耗与丢弃转化为回收再生产,从而使产品的价值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生产者的着重点将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综合起来,使生产者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如有用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等。像有些电池生产厂家考虑到电池的损耗,及其对环境的破坏就设计出了一套电池回收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并且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到了最低。可以说,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途径之一。非物质社会的设计以富有创意的新思维和设计创新来实现投资收益的递增和会的可持续发展。非物质社会的设计从脱离物质更高的层面,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生态更新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是设计学科中最新出现的一个专业领域,包括平面设计在内的许多设计领域都面临着信息设计的课题。信息设计是以艺术设计的方式和形式表示、传达、集合、处理信息,或提供某一产品或工具为人使用或了解、获得信息。软件设计师是用数字、编码的方式处理信息,而艺术设计师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艺术形式表达和处理信息。

        20世纪70年代,英国伦敦的平面设计师 特格拉姆 第一次使用了“信息设计”这一术语。从那时起,信息设计就真正从平面设计中脱离出来。信息设计的主旨是“进行有效能的信息传递”,与提倡“精美的艺术表现”的平面设计确立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技术交流领域,信息设计被定义为:针对特定的目标用户,对一系列信息建构合理的逻辑结构,根据不同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信息设计的具体应用非常多。信息设计在大部分实践当中是为了加强对象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所以,只有当用户完全理解并相信这些说明性的信息后,才能使用户放心地使用产品。

3.感觉设计

        即考虑人的感觉特性的设计,如考虑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这一设计与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的体验经济有关,同时也与人性化设计思潮有关,就是关注人的感觉为目标的设计观念。

4.虚拟设计(补充)

        虚拟设计(Vinual Reality)简称VR,这一技术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 拉厄尔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网络”、“虚拟社区”等。虚拟设计通过电脑需维空间模拟显示达到真实,了解对产品的真实需要;通过模拟对象以达到与设计对象的操作与交流,以不断改进设计模型(构想)。强调三维图形的立体显示,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客观、更现实。

【历年真题回顾】虚拟设计(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考题)

四、艺术化的生活与设计的艺术化

【历年高频考题】如何理解艺术化的生活和设计的艺术化方向?(10分简答题)

答:(1)艺术化的生活。

①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类向往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更为符合人本性的那种生活,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形态或生活方式。

②艺术化的生活是美好生活,这种生活是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结合的生活。

③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最高形式。

④艺术化的生活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

⑤艺术设计是实现人类艺术化生活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人类通向艺术化生活的桥梁。

(2)设计的艺术化方向。

①当代设计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艺术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时装、家具、建筑与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及广告设计、产品设计诸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②在产品设计方面,其艺术化方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手工艺的复兴,新手工艺将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设计与手工艺品的结合。在高科技的设计和生产汲取传统手工艺术及手工造物的优秀经验和方式,将高科技的工业生产、设计与手工艺术结合起来,走一条所谓的中间道路,使现代设计和产品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三是机械产品趋向人性化、诗化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人性化设计和诗化产品生产都将成为现实。

          总之,20世纪末,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已在进一步交融,互为汲取,而且设计正随着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青蛙设计

        青蛙设计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它的设计继承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简练风格,又具有后现代设计的夸张、隐喻、艳丽、怪诞的色彩,引领着20世纪末期世界设计的潮流,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青蛙的设计哲学“形式追随激情”(Form follows emotion),因此许多青蛙的设计都有一种欢快、幽默的情调,令人忍俊不已。青蛙公司设计的一款儿童鼠标器,看上去就好象一只真老鼠,灰谐有趣,逗人喜爱,让小孩有一种亲切感。

          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局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我的目标一直是将主流产品作为艺术来设计”。由于青蛙的设计师们能应付任何前所未有的设计挑战,从事各种不同的设计项目,大大提升了工业设计职业的社会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工业设计师是产业界最基本的重要成员以及当代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之一。艾斯林格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的封面,这是自罗维1947年作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以来设计师仅有的殊对青蛙设计公司来说,设计的成功既取决于设计师,也取决于业主。”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合适的业主更重要的了”。相互尊重、高度的责任心以及相互间的真正需求却是极为重要的,而这正是青蛙公司与众多国际性公司合作成功的基础。

|1988年为罗技设计的鼠标

1992年设计的鼠标

1993年为三星设计的电视

1994年设计的音响

2001年为微软设计的图标界面

五、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才

(1)多元并存的现状

          当代设计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并存和融合,这种融合和并存的状态有时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但它们却拥有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以更为符合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创造未来的世界,创造人类的未来。人性化”思想重新得到评价,历史主义和装而主义重新抬头。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关注人的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倾向。

(2)以人为本、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面对21世纪的设计就应该显出它在未来发展价值和意义。未来的设计,一方面继续以人为本,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这种趋向的表现;另一方面,继续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入发展与计算机紧密联系的设计,与新材料,新环境,新的、新的社会结构形东紧密联系的设计是此种形式的趋向。

(3)可持续发展原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可持续发展”,这成为现在乃重未来设动必须遵循的法)。在这个原则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潮和设计风格,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循环设让、组合设计等。其中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设计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代表了人类现代设计的一大主题。而循环设计、组合设计则是实现家色设计和生态设市雨两种,随着人类认识和设计探索的深入,人类实现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方式不断涌现,但、有一个: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产品、环境的三位一体,最终达到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化生活方式实现的目的。

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题为·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能成为人

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为美好世界的捷径。”

【历年真题回顾】深入分析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青

岛大学、2012年深圳大学考题考题)

历年真题回顾及重要题目补充

绿色制造(5分名词解释)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面向环境的制造等。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这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分析非物质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或结合专业论述后工业化时代如何发展非物质设计)(2015年南开大学考题论述题)

          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相合,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状况。这可从以下思想基础、发展需要、制度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我国古代的工艺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技术发达、人类过度干涉自然的今天,这一观念更显其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设计界提出的绿色设计以及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无不是这一哲学思想在现代岛贮业9地——保品高艾品念像了象答华健协鼻点轮有注重个维修养、摆脱物政以及助劳节相似之处,从而为在我国的设计及消费生活中推广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

道德基础。

        其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而言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在我们探索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降低消耗、又保证发展的模式时,非物质设计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的思路。韭物质设计理论强调的是资源基享,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后世子孙的生活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于1994年批准实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政策制定、立法实施方面倾斜支持,并运用经济杠杆、市场机制、行政手段辅助调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推动设计的非物质化。

        当生产重心从“物”的层面转向“非物”层面的时候,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将起到越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极其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更加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物质层面我们没有优势可言,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数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非物质设计的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层面,我国有着天然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当今中国的设计市场,西方的物质文明还占有统治地位,无疑压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物质层面的发挥。例如,在室内设计中,西方现代设计风格几乎完全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包括传统家具的设计、布置和使用方式。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这些在现代家庭中占有如图腾般地位的物品逐渐归于无形,如电视机、音响等只在使用中出现,平时将隐蔽起来,这就为客厅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回归传统的设计,而这一设计变革必将引起一系列包括家具、服装甚至家电产品在内的“中国风”设计的出现,由此带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复兴,进而有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非物质设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以这一观点看待非物质设计,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又减少物质消费、降低对资源能源的压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必将在思想和物质上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非物质设计的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