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35天读书挑战书评简云间

《思考快与慢》: 拨开迷雾看本质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288人  董超学

《思考快与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丹尼尔·卡尼曼的代表作,本书上线以来长期雄踞各大网站的畅销排行榜前10,当然畅销和书本身的质量在现在这个鸡汤盛行时代,重叠度越来越低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本书的美誉度绝对是能撑起它的销量的。

翻阅各大书评网站,不难发现一些嘈杂的声音夹杂在其中。

这也难怪,全书40余万字,字体密集印刷,在注意力不断被稀释的现阶段,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学术性较强、专业性术语密集穿插的书籍,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同时我一直持有一个被部分书友排斥的观点:我们只顾评价一本书的优劣,却忽略了其实我们作为读者,本身也应该被划分层级,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被眷顾,反过来说一样成立,并非每个读者都拥有读懂一本好书的能力!

当然此处也并非在标榜自己的阅读资历,但理解一本学术性较强的读本是需要基础的元认知作支撑的,只有搭建好了底层知识框架和操作系统,才能纳得了“屋顶”的凉风。

大脑会将理解不了的东西,下意识的贬低价值,以抵御内心的恐慌和焦虑。

举一个热门的例子:对于现阶段被盛传会改变众多行业格局的“区块链技术”,由于缺乏基础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当别人在议论时,多数人就会以“市场监管不健全”、“乱象丛生”等来加以否定,可经历过90年代至今互联网变革的他们,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新兴技术必经的阶段,但随着身边越来越多区块链知识和技术被谈及时,这是他们能抵御内心焦虑的唯一办法,这种人应该更大程度上被“同情”。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部分读者的真实状态。

全书五个部分,从大脑的运作机制、到常见的思维偏见拆解、到决策错误、风险评估、再到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循序渐进,丹尼尔·卡尼曼帮我们不断的拆解各种概念和大脑运行逻辑,通读之下,不觉已多了些许的通透感!

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有一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我们要不断拆解各种概念,并内化,然后再打通概念之间的链接,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现象:世界在我们脑海中变得越来越小,这就是我们在把不同的概念进行浓缩、内化,然后达到的更清晰的看待世界、更精准的认清事物之间的运行逻辑的过程,最后提升自己对生活和周遭事物的掌控能力。

而《思考快与慢》无疑是一本能加快此进程的上等之作,丹尼尔·卡尼曼对很多日常中的思维误区都有了很详细的拆解剖析,帮读者拆解观念,并在概念之间搭建一个个认知节点,完善我们的认知体系。

另一本同样享有盛誉的同类书籍《学会提问》,也极力倡导理性思考,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加全面的解析了思维偏误的底层运行逻辑和大脑的做出决策的原理,而后者大都基于表象的剖析,更注重辨别能力的培养。

当然并无明确的优劣排序之分,但如果大家对两本书感兴趣,我更建议先熟读《思考快与慢》,这样再去品读《学会提问》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者直白的说收获会更大。

作为“思维党”,我有一个很明确的选书标准:作者的格局 !

既然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那么作者的格局和价值观即会成为了作品的一个隐形天花板 。即使是受影响最小的学术类著作,依然如此!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读《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时候,当读到作者在花大篇幅批判《异类》作者“剽窃”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极力否定“一万小时”定律时,我从文字之间嗅到了作者扭曲的情感味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当然这并不折损书本所阐述的“刻意练习”学习方法的价值,只是就作者在书本中体现出的格局而言,并非明智之举。)

而通读过《思考快与慢》,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作者对读者的建议,而非居高临下的“教育”;把正确的 告诉我们,另一些站不住脚的理论,也就会不攻自破。这应该才是“集大成者”的观点论述首选。

我们在选择阅读一部著作时,除了吸收书中优秀的观点,也是基于作者品行的一种认同,接受作者思想的洗礼本身就是阅读的重要意义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曾这样做出评价:

“丹尼尔·卡尼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独创性、最有趣的思想家之一。也许我们这个星球上再无第二个人比他更懂我们怎样做出选择、为什么这样选择了。在这本精美绝伦的书中,他用一种简单而又吸引人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令人受益一生的智慧。尽管方式简单,其实内容却十分深刻。本书是所有怀有好奇之心的人的必读之作。”

史蒂芬·列维特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著有《魔鬼经济学》等享誉世界的作品。

如此高的评价不难看出丹尼尔·卡尼曼和其作品《思考快与慢》,不仅被读者大加追捧,在同行之人中同样具有极佳的口碑。

在这个大量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最大的成本,阅读本身是一件值得被推崇的事情,但高效的获取知识,才更有价值,所以选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思考快与慢》是我近半年来遇到的最值得花时间品读的一本书,它扭转了我的许多认知偏见,提高了对事物基础运作的洞察能力,更深入的了解了大脑的操作原理,收获良多,现在把这本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大家。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思考快与慢》书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