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想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从《弟子规》的流行看那些又蠢又懒的父母

2014-06-10  本文已影响3194人  易江禾

近来国学大热,然后一个清朝秀才编的《弟子规》莫名其妙地火了起来,成为很多家长和学校拿来对小孩子进行“国学启蒙”的流行教材。这里我不再重复对《弟子规》的批评,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父母们(大部分是80后了)是干什么吃的,尤其是那些高中以上学历的,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书,价值观却依旧如此混乱,审美水平依旧如此低下。

我觉得让小孩读《弟子规》很愚蠢的第一个原因是,试图让小孩以背诵这种所谓“经典”的方式来达到给培养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是低效的,也是不利于小孩身心成长的。这里且不说《弟子规》体现的价值观有问题,退一步,即使它的价值观没有问题,用背书的方式来培养生活习惯,本身就是荒唐的。就像期望学了思想政治课的学生们就能一个个品格高尚一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自从有了儿子,我才亲身体验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含义。有些父母,在生活中既做不到以身作则,又懒于在各种生活的各种细节中给孩子设定行为的底线与边界,却奢望孩子能按着某经典一字一句地照做来养成在他们看来很“乖”的行为习惯,这种做法无异于不带小孩一起下水,只扔给他一本游泳理论教材就想让他学会游泳,是一种既不愿花力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同时还不愿动脑子的懒人作派。

再退一步,哪怕站在儒家的角度,恐怕孔老夫子也不会同意让学生去背“要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的条条框框。孔子追求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换句话说,君子的行为规范,不应该是由通过外部施加约束来实现的,而应该是通过提升自身内在修养来实现的。让孩子按着“经典”照做,孩子年纪小时也许还行,等到略微长大一些,在这个信息如此开放,价值观如此多元的社会里,无非两个结果:对脑筋活络的孩子来说,很快就能闻到《弟子规》之流的腐臭气息,于是不光那里面宣扬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成了垃圾,当初让他们学那玩意儿的老师家长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恐怕也要受到影响; 而对那些听话而又木讷的乖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孩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当那一套破烂的价值观通过半强迫式地行为规范在他们大脑里打下了“思想钢印”之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思维方式也足以为害他们未来的人生。

当然,有的人会强辩“唉呀,我也没说要让《弟子规》作小孩的行为规范,只不过让他多学点国学嘛!”

对于这样的人,除非他真的从没念过书,否则我依然要以蠢人、懒人视之。说实在的,真要让小孩子学国学,不是不可以,背点唐诗宋词不好么?真要学儒学,哪怕直接背《论语》都要更好些。还有那么多精彩的古代散文,不好么?非要去学一个清朝秀才写得顺口溜?您这审美水平,我只能呵呵了。

看了简书上那篇《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冲垮了很多人学习的兴趣》,我深以为然。不过,我一直认为,即使制度再坏,但只要还有哪怕一点点选择的权利,一个人也总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中努力找到对自己更有利、损害更小的办法。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它有很多缺点,但这不等于你就完全学不到知识。

比如语文课和英语课。虽然它们都被应试教育搞得不成个样子,语文的阅读理解连作者本人都做不出来,英语则是哑巴英语。但是,一篇传世的好文,它不会因为被选入了语文课本就变得没有价值; 而即使只会“哑巴英语”,也远好过完全不懂英语,至少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给你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

人都是倾向于推卸责任的。所以,虽然应试教育戕害人,但是连篇累牍的口诛笔伐恰恰也给了一些懒人以借口:反正制度那么烂,那学不好也未必是我的错,于是学习对他们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值得主动去做的提升自己的事情,只图敷衍了事、混个文凭、能找个工作而已。这些人离开学校之后,上学时强灌的知识立马烟消云散,更糟糕的是他们没有丝毫主动索求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事实上,因为教育制度不合理就理直气壮地消极对待学习的人,就算给他们再好的教育制度,恐怕最终也难逃成为撸瑟的命运。毕竟,应试教育用考试来衡量成果,你可以不擅长考试,但一个清醒的人,不应该容忍自己不爱知识,不会学习。

回到《弟子规》的问题上来。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高中以上学历的家长,用浅近的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的《弟子规》应该是很容易读懂的; 《弟子规》里强调“孝”道的那部分与当今公认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也是不难发现的——当然如果你打心眼里觉得这样的“孝道”就是你想要的亲子关系那我就不说什么了,祝你成功吧——可悲的是那些浑浑噩噩、看大家都让孩子学于是也随大流,懒得去动哪怕一点点脑筋审视一下的父母们。除了说他们又笨又懒,还能说些什么呢?

最后发表一点感慨, 我们这个国家经常碰到这样一种境况:大家都知道要做某一件事,可偏偏站出来挑大梁做这事儿的人实在不怎么样。比方说当年大家都觉得要变法图强,可偏偏是康有为这么一个人站了出来; 再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科普,需要学术打假,可偏偏在这方面最出名的方舟子这么一个人。同理,大家也都觉得革命狂飙打倒一切传统是不对的,要向传统致敬,可在汗牛充栋的国学经典里偏偏是《弟子规》这种货色大行其道。有人说这是咱国家的命不好,我倒不觉得。这几件事的原因其实都一样——咱中间的蠢人懒人太多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