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光明大道论语大讲堂

《论语智慧》第二章之1:君子以德为本

2019-05-29  本文已影响4人  月儿明_0311

第二章 明 德

知道,必定明德:背道,必定失德;从道,必定积德。

天以德均衡一切:有德即有福报,有罪即有恶报;大德必定大得,小德只能小得。

一切天灾人祸,皆因背道、失德而生;一切得失、荣辱与存亡,无不攸关道德。

德在,无所不得;德败,颗粒无收。高德大士,无为而无不为;缺德小人,有为而终无所能为。

积德,常自行善、受屈、利人始;败德,常自为恶、凌人、妄得始。

今人却嘲笑道德,称不择手段为“道”,占有一切为“德”;或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1.君子以德为本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1],小人怀惠。”

——《里仁第四》

【简 注】

[1]怀刑:指考虑按法度(义理)行动。刑:法度。

【意 译】

孔子说:“君子考虑的是道德,小人考虑的是乡土;君子考虑的是按照法度行动,小人考虑的是怎样得到恩惠。”

【理 释】

君子是人中的龙凤,做人的典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即在以道德为本,以他者为念,心性纯洁无私,品格光耀千古,言行中正谦和。

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德在相应的时空,有它客观存在的表现。天道支配一切,天道又区别对待一切。唯因众生德分的大小、多少不一,天道才区别对待。所以《老子》上篇讲道,下篇讲德:道是天理,德是天理均衡一切的根本依据;德大,即为大德之士,必定对应崇高的时空或位置;德小,即为缺德之人,必定对应卑微的时空或位置。民间有言:积德必致福报,损德必致祸殃。

人依天道而行,德便自然而然厚重。人逆天道而行,德便自然而然消弥。财大势大者,倘损德失德,一切均将丧尽,更无论得道。贫病交加者,倘重善积德,一切均将获得,尤其可能悟道。

君子晓知此理,所以一心追求道德,思在高远。小人不知此理,所以一心看重现实,利在眼前。

【例 述】

楚王聘陈子仲为相国,陈子仲对妻子说:“今天当了相国,明天就会有众多的车马仪从,面前就会摆满丰盛的食物。”

妻子说:“众多的车马仪从相连,你能安身的地方只不过膝头大小就行了;丰盛的食物摆满面前,你觉得味美的只是一道而已。现在享受着安下膝头的安稳、一道肉菜的美味,却要在心里担忧楚国大事;乱世祸患多,恐怕你连性命都难以保全。”

于是,夫妻俩悄悄逃走,以给别人灌园为生。

表面看去,他们是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质则是,他们注重的只是合道、重德、敬天。无道之世而居高位,必定说许多违心的话,做许多违心的事,而且即使如此,也难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他们明白,人来世间一遭,即如匆匆过客,只须小住一程,不可轻易沉陷;一旦沉陷,德便源源不断丧失,罪便源源不断滋生,智慧也就迟钝,天道也就遥远。

因此,车马仪从、锦衣玉食、高官厚禄之类,都不过是一剂剂毒药,不仅戕害了心智,而且祸害了性命;不仅贻误此生,而且贻误来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