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状态——自我卷入的结果
2021-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朱浩彬
旧文重发,最近一直处于疏离状态
前两天我在机缘巧合下重听了樊登读书APP里对《内在动机》的解读,觉得里边提到的现象真的太符合我的经历了,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些解读中有关疏离和自我卷入的观点。
疏离状态是相对心流状态而言的,也就是说不投入,心不在焉的状态就是疏离。例如一名程序员被迫加班,老板就站在TA背后看着TA打代码,那么TA就是处于疏离状态,TA这时候肯定敲不出天才的代码。当我们觉察到某人无论是顺从还是反抗,都没有跟环境融为一体,那么TA就处于疏离状态。有些人像高中时的我那样,看上去很努力地在学习,但很痛苦,甚至没有什么效果。
因为高中时的我内摄了成绩等于我的全部这一价值观,被成绩自我卷入了,产生了虚假的自我。当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有条件的自尊灰飞烟灭,反反复复地下决心、半途而废,掉进了情绪的陷阱,自责的激烈程度也越来越大,于是就破罐子破摔一段时间,因为某个外部事件而又开始下决心、半途而废……
能让我们自我卷入的事物有很多——名利、权力、身材、容貌等,我们一旦被外在事物自我卷入,就会产生一个虚假的自我,当有条件的自尊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进入疏离的状态。如果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能很容易地进入心流,也就是全身心投入到那件事中。余下的观点,我们下期继续分享。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