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到底长什么模样?

3个细节透露了“千万名画自毁”并不是恶意炒作!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24人  本命火

不知道你们这两天是否和小Freyr一样,被各种“名画自毁”“Banksy给核心市场力量好看”“炒作的最高手法”等等标签炸爆了朋友圈!

其实事情很简单,“当地时间10月5日晚的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最后一件拍品——英国涂鸦艺术家Banksy的《女孩和气球》以104万英镑(约合937万人民币)落槌成交时,画框突然响起警报,框内画作自动滑落,被画框内暗藏的碎纸机撕成了“碎纸条”。”

这戏剧性的一幕,说“轰动了整个艺术圈”一点也不夸张!就像“玉米粒儿进热炕”,瞬间炸开了锅!

由此对于这波神操作,也就有了诸多猜测:有人说这是Banksy为了表示自己对艺术品商品化、金钱化的反抗;也有人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人为炒作!

尽管Banksy自己已经在Instagram上发表了自己的态度,配着粉碎瞬间的图,写道:加价继续,继续,没了

那今天小Freyr要来与大家好好探讨一下,“名画自毁”到底是创作者对艺术市场价值变味儿的反抗,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出位炒作?

01  身份使然

首先,我们先从Banksy的出身来说,Banksy这个人从小就是世俗中的“坏孩子”,14岁就被中学除名,不上学的Banksy也由此踏上了艺术之路,开始了一名徒手绘图的涂鸦艺人生涯。

众所周知,对于绝大多数政府来讲,涂鸦艺术被归类为“恣意毁坏他人财物罪”之既定政策,涂鸦艺人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对抗体制的存在,像游击队一样与监管警察上演着“猫捉老鼠”的大戏,深夜游走在大街小巷躲避警察追捕,但Banksy均以藐视的立场处之,可以说是够离经叛道了!

从这一点来看,小Freyr相信他能做出“自毁画作”的事情来!

02  作品风格、价值取向折射人物行为

其次,我们从Banksy的历来作品风格来看,其作品极具批判主义色彩。作品主题涵盖各种政治与社会议题,包括反战、反资本主义、反恐、反封建、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及存在主义等等。

《Wall and Piece 》,墙壁和碎片

这副与War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谐音的作品,喻以表达Banksy的反战态度!

Banksy要用这样的一幅画,来提醒你现今的世界。一个军人,代表战争;一個小孩,代表人民。一朵花,代表和平。他用冲突但却不血腥的画,来提醒你我要注意的事情。

此外,他的作品常评论现世人性的贪婪、贫穷、虚伪、厌倦、绝望、荒谬及疏离。

正在拥吻的警察 《Slave Labour》,奴隶劳工在缝制英国国旗

更加有意思的是,2003 年英国泰特美术馆,Banksy趁四下无人把自己“作”的一幅画粘在一件名作旁,以此挑战“艺术权威的虚伪”。

要是拾穗的妇女不想要工作了,她也可以跑出来抽烟不是吗?

事实证明,在其本人爆料前没有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发现任何问题。同样被恶搞后若干日才反应过来的还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

也因为此举,该作品被博物馆收藏,被高价拍卖,追随者们搜寻疑似Banksy的作品并费力挖掉整块墙。Banksy在自己的网站上吐槽:“真不敢相信,你们这群神经真的会买这些垃圾。”

 《Morons》,我不信你这个白痴会买这件狗屎

他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描述自己的政治倾向,却也同时表示,“有时我对这世界感到恶心,甚至吃不完第二个苹果派”。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小傲娇”Banksy还真是不屑与这混沌世俗为伍!

03  隐姓埋名数十年只为这一次预谋炒作?

从14岁开始涂鸦至今,Banksy从未在公众面前公开过自己的身份、长相,也没有人知道“Banksy”到底是名还是姓!他也并不在意自己的作品被覆盖、抹除,仍然坚持在街头创作。

所以他为《放气球的女孩》装上设有碎纸机的相框,并在落槌后启动粉碎装置的举动,小Freyr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就是Banksy会做的事情!也是只有Banksy敢做的事情!

如果非要说这是一场炒作行为,小Freyr倒觉得,它的确是一次成功的行为,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行为,但不是为了炒作,而是这幅画的内在真谛。

事实证明,这幅画在拍卖时还是一副半成品,直到它粉碎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完成,这才是一幅完整的Banksy作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