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读书· 推文汇总墨海简书伯乐推文汇总

《乡土中国》: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2024-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豌豆的靠山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叫《乡土中国》,这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学习社会学,一定绕不开费孝通以及他的著作《乡土中国》。

除了它,也很难找到一本书能将中国社会学讲的那么好的。这里的好,不光是指语言文字的通俗易懂,还包括它能揭示真正的内在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包括《江村经济》、《乡土中国》、《行行重行行》等等, 著作等身,对中国社会学影响深远。

这本书从书的厚度上来说,可以算是一本小书了,全文不到七万字,但是其中包含的内容却足以与很多大部头的书相媲美。

全文一共十四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相当于一篇小论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这十四个章节分别从乡土的本色、文化的传承、家族的制度以及社会的变迁等多种角度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深入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那么这个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社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01、乡土性从何而来

书中对于“土”这个字的解释,可以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土”的最基本意思是指泥土,暗示了我们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我们最基本的谋生方式。

每当我们从外地回到老家时,总能听到家里的老人们说他们年轻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总少不了在土里“刨食”吃的桥段,这也表明了“土”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主要是以农为生,世代定居,找到一块适宜的土地之后就很少流动。慢慢的村子就聚集起来了,这一点,我们在看《白鹿原》的时候,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人们聚村而居是有原因的,首先小农经营,每家每户的耕地少,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距离不会太远。其次是需要合作,例如在水利以及安全等方面,人们聚集在一起安全又方便。最后是因为土地平等继承,兄弟之间平等继承祖上遗产,这样人口就在一个地方聚集起来。

这样的村子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因为它受制于地域间的人口流动,各自都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终老于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习惯落叶归根的原因。

02、“愚”的社会

以前我们能看到,刚刚进入城市的人,不适应城市的交通规则,甚至连躲避汽车也不会,有的人会说这些人真笨,如果不假思索,确实会得出这个结论,可是他们是真的笨吗?当然不是的。

这就跟当年的文字下乡那会一样,那会的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里就是笨的,“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可不就是笨吗?”

事实并非如此,“愚”只能说没有学习的能力,让他学了,就是学不会。可是如何躲避汽车以及识字这些行为,他们并没有去学,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用不到这些知识,所以没必要去学习识字。

那么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不用文字呢?

那是因为在空间上,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团熟人社会,大家有什么都靠“特殊语言”,例如动作、表情甚至是声音。举一个非常常见的场景,晚上有人来你家敲门,你问了一句:“谁?”门外人回了一句:“我。”就这样你就知道是谁了。

在时间上,人生记忆和集体文化也有他传承途径“时间的桥梁——记忆”,也就是经验世代口口相传。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乡土社会中的人不需要文字了,现在文字早已下乡,事实也证明当初的乡下人在学习之后,也能识得了文字,躲得了汽车。

03、“私”的社会

说到“私”,我们都能想到一句话,叫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私”吗?是也不是,“私”的问题是群己和,人我的界限划分问题。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费孝通先生最为知名的理论,叫作差序格局,与之对应的是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

团体格局是什么?团体格局就如同是一捆一捆的柴,捆组成担,担组成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定位清晰。

差序格局就如同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形成的一圈圈涟漪,每个人都是自己推出去涟漪的中心,不同中心的涟漪相交到一起就产生了联系,这样就导致了差序格局的复杂性。

那么到底有多复杂呢?有句老话叫作,一表三千里,这三千里就导致了即使是亲兄弟之间的差序格局也不一样,因为他们还有姻亲,还有些各自的关系。

了解了差序格局,再来看看“私”的问题,其实“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例如一个人为了家,牺牲族,可以说他是私的吗?他可能并不会承认,因为他会觉得,他那么做是为了家。在家的层面他是“公”的,但是在族的层面他又是“私”的。

如果说家与族的层面有点小,我们再来举一个层面更大的例子。当年在巴黎和会上那些外国外交家的行为,在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看来他们是“私”的,但是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不会承认,他们只会说他们在为他们的国家争取利益。

所以说“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与我们经常听到的修齐治平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先管好自己开始,然后慢慢向外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公与私的相对性。

04、礼治社会

首先要说明礼治的礼并不代表都着礼貌、文明、文质彬彬,相反的,它可能是暴力的、野蛮的,例如在印度某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上被别人用火烧死。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它是靠传统来维持的。

这些传统是这个社会经年累月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因为人们会不断的学习先辈传下来的经验,同样,他也会把这些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正是因为这个不断学习和传承过程,导致了个人对于传统天然有着敬畏感,也就是说,人们是主动服从礼的。

在礼治的社会里,人们是追求无讼的。因为诉讼、打官司是一种可耻的事情,代表着教化不够。孔子也曾在论语中说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所以遇到事情多是以调解为主,以前我们经常能看到有问题时,找村里某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评评理,调解一番。就如同白鹿原里的白嘉轩那样,有事了都找他主持公道。

05、权力结构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一共包含四种,分别是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以及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发生于社会冲突过程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例如一个国家的诞生,它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

同意权力发生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从合作着眼,是自下而上的。因为社会需要合作,我们在前面也介绍了,聚村而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合作,一起修水渠,一起赶野兽等等。

教化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力,在教化的过程中,被教化者是没有选择的机会的,因为他要学习的文化在他之前就存在了。教化权力在亲子关系中最为明显,这一点我们从很多电影电视剧中都能看到。

时势权力发生于激烈的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的社会环境时,时势权力就会发生,它是由时势造成的。例如白鹿原里的黑娃,就是时势权力造就的,如果白鹿原一直维持原样,平稳的发展,黑娃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后来的地步的。

这四种权力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例如横暴的权力和同意的权力是互相包含的,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和平时期,同意权力就多一点,在动乱时期,横暴权力就多一些。

总的来说,当一个社会发展的比较缓慢、没有什么变化时的时候,同意权力与教化权力会更加有作用;当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横暴权力、时势权力,将会更加地凸显,这就是乡土社会中的四种权力结构。

06、写在最后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即使是在我们这个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也是非常有必要读这本书的。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加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社会底层结构,了解我们的国家,可以让我们以更清晰的视角看待我们脚下的土地。

最后摘录一段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