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 任何一种向上的人生,都要克服重力

2024-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九九16

加州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卡梅隆·瑟帕,做过一次试验。

受邀参加试验的都是硅谷一众创业公司的高管。

他们平时工作繁忙,还要承受各个方面的压力。

所以一空下来,他们不是抽烟,就是喝酒,或者去各种社交场所缓解压力。

但瑟帕却要求他们,在试验期间暂停这些娱乐活动。

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高管们都出现了记忆衰退和注意力涣散的症状。

每次开会开到一半,他们就开始走神;看材料也是看了几行,就耐不住性子。

独处时更是会感到莫名焦躁,整个人都变得坐立难安。

瑟帕表示:

“快节奏的娱乐方式会刺激多巴胺加速分泌,让你持续感到精神上的愉悦。
可一旦离开这些带来快感的东西,你就会极度不适应,进而感到焦虑和空虚。”

瑟帕所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多巴胺戒断反应”。

1.

为什么要进行多巴胺戒断?

有谁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上瘾,互联网就有一百种方式让谁欲罢不能。

心理学家拉姆塞·布朗曾说:

“世界上如果存在控制所有人的代码,那一定就是多巴胺的代码。
只要让你的大脑持续收获快感,我们就能用极小的代价,让你去做特定的事。”

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多人早已堕入多巴胺的陷阱,只是自己仍浑然不知。

2.

知名游戏工作室UE,曾以每年12万美元的高薪,聘请游戏体验师。

工作室提供配置顶尖的电脑,舒适的环境,还有美味的工作餐。

而体验师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玩各种游戏。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何不直接让内部员工玩,还能省下一大笔钱?

评论区中有位从业人员的回答,让我记到了现在:

“游戏设计者的目的,是让玩的人上瘾,而不是自己。”

其他娱乐产品的设计者何尝不是这样。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严格控制子女使用iPhone和iPad的频率;

扎克伯格的女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被允许申请脸书的账号;

知名网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对网文的阅读只占到他总阅读量的5%。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正是深知这些产品的成瘾性。

而普通人一旦接触,就很容易沉迷于此,变得安于现状,懒于思考。

哪怕生活有种种不如意,也很难会有去改变的动力。

董宇辉曾说:

“高级的快乐会给你设置重重障碍,但低级的快乐却会直接给你想要的。”

玩手机、刷短剧、暴饮暴食的快乐触手可及,却都已暗中标注了价格。

走两步路就气喘吁吁,看半小时的书就烦躁无聊,工作起来度日如年。

臃肿的身材、涣散的注意力,退化萎缩的大脑,都在明目张胆偷走你的野心和不甘。

一个人只要沦为多巴胺的奴隶,就注定被平庸的生活绑架一生。

3.

让你轻松收获快乐的东西,并非生活的奖赏,而是命运的枷锁。

摆脱多巴胺泡沫的裹挟,才能真正改变自己,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

戒断多巴胺的决心,不是忍出来的,而是逼出来的。

做不到不玩游戏,就在看书时把手机锁进抽屉里;做不到不上网刷剧,就索性在工作的时候断掉网络。

没有人能真正抗拒多巴胺的诱惑,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远离低级快乐的环境。

当你捱过戒断初期的煎熬,终会品尝到坚持过后的回甘。

4.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

任何一种向上的人生,都要克服重力。

而多巴胺戒断,就是让一个习惯走下坡的人向高处前行。

开始的每一步都很难。

但唯有如此,才能最终让人生进阶更高的层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