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重看了电影《荒野生存》,有些触动,值得说道几句。
剧情说的是男主人公克里斯因为“家庭不幸”,进而在大学毕业之后独自离家流浪,两年后终于走进了心心念念的阿拉斯加荒野,最终因为误食某种有毒植物而死在旷野的故事。所谓的“家庭不幸”指的是他跟妹妹其实是父亲在婚姻之外的私生子女,虽然最终父母还是一起生活了,但他自幼目睹虚伪的父母频繁的争吵打闹,觉得并不幸福,加上他对现实社会的天然反感和对自由的真诚渴求,于是最终选择了走进自然,过起了如他的偶像梭罗一样的天然生活。在独自流浪的旅途中,他分别遭遇了亲情、友情、爱情,然后跟它们一一作别,因为一切的一切都阻挡不了他自我追寻的脚步。旅途中他也有过犹疑,但当他看到自己回归社会后将过上如其他人一般平庸无趣的呆板日子时,最终仍然选择了逃离。看完之后才知道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多少有些震撼。
不顾社会的规训,不顾世俗的眼光,一心一意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便在西方,这样的人也不会太多,否则,这故事也不值得被拍成电影了。大学毕业之际,当父母提议要送给他一辆新车时,他反问道,我为什么需要一辆新的,我什么都不想要;旅途中当别人规劝他才二十几岁,应该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时,他回答,这就是我所热爱的生活。可见个人主义在西方的确是深入人心,这已经成为了沉淀在他们文化血液里的集体无意识。
人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了自我实现,还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这跟我们东方文化的确太不一样了。我们是农耕文明下成长起来的人,骨子里浸润的就是集体主义的基因,所以我们活着可不单单是为了自己:往大里说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往小里说是为了家族,为了父母子女。如果有人胆敢全然为了自己而活,十有八九会被斥为自私和不负责任,虽然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由度已经增加了不少,情况也已经有所转变,但对于这种行为的非议和批判一定还是少不了的。虽然这不可能成为主流人群的选择,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争做那个面目模糊的“主流”呢?何况根据历史经验,推动这个社会发展的往往都是主流之外的“异类”,哥白尼、达尔文……不都是如此吗?
我还想到了“人生的意义”这个命题。多年前我就已经想清楚,本质上来看,人生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有,也只是我们自己所赋予的。当然,这不包括那些从来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连“人生意义”也需要别人来告诉他们的可怜虫。既然人生没有意义,那我就按照自己的方式赋予它意义,谁让我们人类就是这么个必须要有“意义感”才能存活下去的物种呢?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意义都逃不出生物本能的“生存”和“繁殖”这两件事;少部分人境界更高一些,服务社会、推动文明进步等等;更少的人才会追求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因为其他人光是为了生存就已经疲于奔命了),也许只有这样的人足够多的社会,才是更现代更文明的社会。
不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不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价值,不用为文明的延续付出心血,我只想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以自己最热爱的方式,度过一生。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最终却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连自己都改变不了。地球不会因为少了谁就停止转动,人类不会因为少了谁就止步不前,因此,我唯一能握紧的就只有这短暂且渺小的一生,我不能决定自己怎么生、怎么死,但我想要决定自己怎么爱、怎么活。当然,这注定会伤害到一些真正关心爱护我的亲人朋友,但我想他们也应该知道,这是属于我的人生,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只能这么做,否则,我就不配说自己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真真切切地活过。我想,这也许就是克里斯的内心独白。
在荒野中独自生存了几个月之后,克里斯其实是想要返回社会的,不过因为大河涨水阻断了归路,他被迫留了下来,并最终因为中毒而丧命。临死前他后悔自己的选择了吗?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写在书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只有被分享的时候,幸福才是真实的。”我想他在走出流浪的第一步时,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故事会是这样的结局,但他应该明白,成人世界的第一天条就是“自由选择,全权承担”,但愿他会为自己的求仁得仁而瞑目安息。虽然他只活了24岁,但我觉得他的人生已经比很多人耀眼了。
写到最后,忽然想起几句歌词,就以此作结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