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哲思萌宠

第一次北京行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成德为行博士

1992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好好做了一下临走前的准备,心情不太明朗。情绪不好怎么办呢?相信自己便是一剂灵丹妙药。身为青年男子汉,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未来的岁月里更需要解放思想,善于随机应变,自然界里变乃是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巧妙手段。只有在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求得发展,才能改造环境,创造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发展自己,这是人生必备的保护、生存、发展机制。今晚去北京,夜里莫睡觉。闯过第一次,今后的路便被开通了。

1992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早7:13到北京站,8:40到中国人民大学,近12:00才找到简同学。不过,下午事情办得很顺利,完成了此次来北京的大部分任务。晚上进展不大。


1992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想去见一下导师,可简同学顾虑重重,只好不去了之。下午2:00买好票,第一次现场在天安门广场看了一下。为了等时间,在地铁环形道(注:地铁2号线)奔驰了大约4个小时。

1992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阴

早上不到8:30便回到了学校。此次旅行,花费总共是100元,其中车票50元,这个数目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家中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所以,我深知其不易,从而应加倍珍惜,以便奋力考取研究生。这次前往,获得了不少重要的信息,首先是买到了指定的书和往年的试题,其次了解到考研应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融会贯通。第三答题要有独创性、深刻性和新颖性,当然观点的价值性也是十分必要的。现今离考研还只有78天,在这些日子里,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学最多的东西,是这段时间的学习口号,即讲究效率,在用别人四分之三的时间去学习时,应到达别人学习效果和收获的三分之四,若用和别人一样的时间去学习时,则要达到更高的目标。这就需要学习科学化、计划化、现代化。学习与休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主次分明,程序明晰。英语每天至少用2小时,多则不可超过4小时,一般在3小时。社会学、外国社会学史和社会心理学,每天平均用4小时,多可达6小时。历史唯物论和中国近代史平均每天2小时,政治理论课1小时,这样每天为考研而学习的时间至少在10小时。即使特殊情况也不得少于6小时,每天至少用8小时备考,这时专业课时间可适时做些小的变动。

此次北京行,令人深受震动的是我所见到的社会学系92级研究生们那种持之以恒的勤奋、拼搏精神,特别是孙友军同学,倾全身心力量学习英语,准备GRE考试。我在考研前这一段时间英语方面一是精心研读《新英语精读文选》,二是细致琢磨《考研英语复习指南》,三是China Daily 必须全读。至于其他方面主要是做一定数量(至少20套)英语模拟试题,每周抄3篇,写一篇作文。这样可能时间将达4小时/日。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在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