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为什么大学生还是逃不了摊派任务?

2020-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淮阴周立恒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反复灌输诸如责任义务之类的观念,作为启蒙教育,这非常妥当。

为了强化集体意识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复的摊派一些集体任务,集体劳动,运动会,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这都可以理解。

但是这种强行摊派任务的方式要持续多久,要进行多少次才能让人有自己的选择呢。十二年还不够吗。

人们总说一万小时定律,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就能成为领域专家,那么如果十二年都还不足以达成必要的目的,再加十二年又有什么用呢。

事实上,步入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服从的,是愿意主动承担属于他的社会责任的,而那些强行摊派的任务事实上从来不是必要的。

这些年,学院强行摊派了太多任务,哪位老师要开讲座每个班出多少人。办个春运会每个班要在哪几个项目上报几个人。运动会过程中其他人必须到场捧场,中途不定时拿出卡机打卡,还要组织一起喊口号,不出声不行,声音小也不行,台词都要跟读。各种大型赛事都要摊派人,小型赛事还好,学生会和社团的人勉强够用。共青团有个青年大学习,人民日报怒批高校让学生交截图强制学习了,我们学校依然我行我素。后台没有数据吗?

这次疫情也整了不少幺蛾子,比如这次的什么乐运动比赛,app上报名说必须自愿,学校通知说除非重大疾病史(心脏病,肺结核之类的),身体不能胜任的请假,其他的必须报名。

强行摊派这种事,一次两次大家可以理解,但一年到头反复如此,冷不丁不知道哪一刻就冒出来个任务,这谁顶得住?没有节制的公共权力就是极权主义。

学生的热情就是这样被一步一步消解掉的。

不尊重他人,又怎么让他人尊重你?

动不动就必须,后果自负,即使出了纰漏解释权归其所有,这是社会上的耍流氓,不是学校该有的态度,不是教职工该有的权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