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今天是11.1日,我在昨天,也就是十月的最后一天读完这这本神书。读之前心中非常激动,以为找到了通往财富自由的捷径,读完后,或者说在读的过程中我已经不那么在乎财富自由、不那么在乎成功了,也是这种心态让我很平静,很耐心的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把它读完了。
是什么勾起了我对它的好奇心
在意识到时间成本后,我越来越珍惜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薯片一样的网络文学后,也不愿陷入文学那精致的温柔乡。好书对于当下的我具体来说就是经济管理类的经典,成为我职业成长的垫脚石,修补思维的补丁。
童大焕的力荐
城市化和房地产投资的专家学者童大焕在他的近期文章中频繁的引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本书是人生投资之路的必读书。童大焕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决心读完他所有文章的人,再此之前还从来没有查看谁的公众号历史文章到底。
这是处于互联网浪潮中的幸运,能遇到名师,而且是愿意无偿分享的大师。读大师的文章在节约人生的非必要时间,读大师推荐的书,节约书海搜书的时间。总之我愿意读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童大焕。
对资本的好奇
读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是对资本的好奇。
大学期间翻阅过一会儿马克思的《资本论》。你知道在中国马克思是被顶礼膜拜的人,学生时代耳边不时响起对他的赞叹之音,都这样了不读读他的著作岂不遗憾?然而当你走到图书馆的书架前,看着和字典一样后的基本书是何等的心情?所以翻了几页就没再理会了。
后来看书多了心中有这样一个觉悟,所有课本上的知识就是那传说中神物的精华,你未看到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杜甫李白的诗如此,鲁迅的文章如此,红楼水浒也差不多,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出了学了好几遍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科学观,主要矛盾和必要矛盾之外还有什么呢?
今年知道了21世纪的新资本论,对马克思的旧资本论更不愿意看了,找到了一个优秀的替代品。
但对资本的好奇心一直驱动着我。这种学术性的文章即不有趣也不生动,全书七百多也并不简洁,如果是正常人的话应该是拿来当催眠药的。
资本是现代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我心灵世界的一块缺失的天空。
从 21中得到的收获
抓紧主动收入才能抓紧人生的主动权
童大焕引用本书作者的话二十一世纪收入不再重要,投资之神才受追捧。然而我读完全书没有看到这句话,心中还生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些讽刺啊。
关键在于资本收入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财富的比重作者预计有很大几率超过工资收入。
这是本书的一个观点,但不是结论,对于未来作者诚恳的做出了不敢保证的预计,说真的有谁能预计未来一百年的事情呢?
我得出相反的结论是看了本书几十副图表,发现资本收入在过去大部分时间并未超过劳动收入,也许有时差一点就超过了,但劳动收入还是最大的。
此时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们过去过于忽视资本收入,而今如童大焕等人又过于在意资本收入,所有我们听到了不少夸张的有些离奇的声音。
资本和劳动收入应该像夫妻一样在经济生活中拥有相对平等的地位,也许资本就同女权一样被忽视了上千年,如今女权热潮下不少女性走向另一个极端,欺负男人。有必要吗、何苦啊!
幸福的家庭里面有一个好丈夫,也需要一个好妻子,同理资本和劳动。女人不该成为男人的吸血鬼,劳动收入也不该成为资本的吸血鬼。
人性是懒惰的,但幸福需要剔除人性之恶,也许有些人生来不用工作,一辈子衣食无忧,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有多少家财够的呢?劳动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投资也是劳动的一种,那些投资大师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经历的多少失败才拥有大师的名,他们一直在劳动。
体力劳动辛苦,脑力劳动也并不轻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个个都有自个儿的苦,把平时的玩笑当真理就天真了。
纵观美、法、英、意、日,劳动收入一直是主流。
财富有必要平等吗?
本书有一个从头到尾的核心问题就是财富不平等的问题,最富的10%拥有社会80%的财富,最富1%拥有社会50%的财富,这些证据一抛出了真的异常惊世骇俗,但我从头到尾都没惊讶过。
事实上在一般人热议不平等的问题时,我思考的问题是:世界财富交给谁打理很合适?
把地球的自然、历史及各种财富打包格式化,然后均分所有人,真的好吗?
21作者从头到尾忽略了一个问题:人性之恶!
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兽医背景的我看到了每个人眼睛背后那99%的兽性。无所谓好坏,有些本能我们无法控制。
人类数量从几万人增长到如今的80亿,如果放任人性不过是一断自杀的历史。如今医疗如此达我们对古稀亲人的离世还是痛苦的,不该笑送吗?
思想才是真正的财富
也许继承财富的人不一定有大智慧,到创造财富的人一定有大智慧。洛克菲勒家族财富的传承说明大智慧者不仅能传承财富,还能传承智慧。
把财富交给智慧打理才是智慧之选
政府是传统的社会财富管理者,但显然大部分国家政府组织都有腐败、低效、不透明等等问题,政府不是最好的财富管理者。
公司是新时代的奇迹,百亿规模公司越来越多,显然新的财富管理者不知不觉出现了,更有效率、更透明、更人性。
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总被人提起,它在不知不觉中管理着财富分配,这挺好的,承认人力所不及。
做研究不必拘泥于无情的数字
除了收获资本的学问外,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我的一大收获。
不同与主流经济学家用复杂难懂的数学模型去试图解释经济学的问题,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收集了几个世纪的财富数据,在这些被人忽视的数据中发现了资本收入在国民财富中的演变规律,结合历史、政治去分析财富不平等问题。
一年前我就察觉到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生套社会科学有些不合理,今年诺贝尔奖让大家注意到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
数学被各大高校注重,有个说法是对数学运用水平越高的学科,它的研究水平越高。所以有很多一般人看不懂也不愿意看的文章摆在文献数据库中。作者也诟病了如今很多美国研究对数学公式的痴迷。
科学被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
其实随着科学纬度的上升,数学越来越变的不那么有用了。与此同时在众多学科中有一样东西把研究难度大大提升了~那是生命。凡事和生命打交道的学科研究进度总是快不了。
我大学学的是动物医学,生命科学中进展最快的是微生物类的研究,因为微生物够微小、够简单,它的生命周期最短,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研究不完的问题等着科学家,至于更复杂的生物,尤其是人,科学届仅仅揭开了一点点奥秘。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农业是最后发展的产业,每个农民都比城市中的人聪明的多。因为生命太复杂了,庄稼的生长所需的水、阳光、肥料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远比物理、数学难多了。
一亩的玉米尚且如此,一地球近百亿的人口又是何等的复杂。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重点是对人心的研究。
有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科交人类学,在学习剑桥大学人类学公开课的时候里面的老教授告诉了我异常简单的研究方法,就是看,看周围的人,看人们的书信、日记等等,然后去思考,不断的思考,思考无论对错、是否不可思议,在想到某个结论的时候,拿起手边巴掌大的历史本迅速记下,也许几十年后翻阅此时的笔记会有益于问题的解答,也许几十年的笔记能够何在一起得出某个结论。
这种研究方法感觉就是日积月累的瞎想,心中觉得这帮人类学的专家赚钱赚的好舒服。
我认真想了一下了解另一个人心的方法不过是聊天、看他的日记,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这种观察历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有些争议的问题:中医科学化。
由于全民文化知识的普及人们不那么容易轻信了,很多人不愿接受中医是不想吃的不明不白。
我大学学过一年的中兽医,读了中医的治疗理论,亲手提纯过几味药,毕业几年也一直用所学的医疗知识改善自己健康。所以我并不花痴的迷恋,也不刻板的拒绝。
中医有效吗?
我觉得有效。
一个小感冒身边的朋友花了几百块半个月不见好,还咳个半死,我一边吃着抗微生物药,一边喝着配方简陋的生姜甘草汤,几天就好了。我相信身体的感觉,中药显然是有效的。无数受益与中药的人感觉一定也和我一样,便宜又好用的药怎么都不会因为几句话就舍弃。
中医理论科学吗?
我觉得不科学。
虽然受惠于中医,但中医的毛病该提还早题。什么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真的太Out了。学习中医最难的入门就是要把十几年来精细化的科学体系打碎了,变成模糊宏观的感觉学习,什么阴阳、什么沉浮,这就好比学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后改学牛顿的金典力学,我为什么要退化学习呢?
幸运的是中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固步自封,我所了解的中医现代化的过程大概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人们放弃配伍,研究单个药物的活性成份。
青蒿素是这个阶段的成果。
第二阶段,在知道活性成份的基础上,研究活性成份的配合,这个阶段重新参考中药配合经验。
我听到这方面的一个有趣结论是,提纯后活性成份配合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远大于未提纯原药材的配合作用。
中药有个新时代的名字,天然植物药,FDA很鼓励的。
中药毒副作用不明以为着什么?
很多中药都标的毒副作用不明,有人由此不敢吃。我大学的老师对这方面的解释是很多平性、温性的中药的半书至死量做到一公斤也毫无作用,大概就是给小白鼠吃了一公斤的中药还不死。其实很多中药都是粗加工的天然本草,你想像下吃了一公斤茄子,结果还没死,说明毒副作用不明。
当然在中国,还有个人的一些看法,就是药品生产厂家不规范药物临床实验,为了利益少做或不做实验,像抄论文一样直接抄别人的结论。
现代医学问题也不少
中医的顽疾有不少,现代医学也没想象的那么干净。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同时各科的医生也像盲人摸像一样用狭隘的目光审视着流水般的患者,能力之内的独自解决,能力之外的转科室。
然而很多中国人是拖到疑难杂症阶段才去医院的,这就很难医治了,就像找政府办事一样出现推气球的情况,检查费花的不少,结果却不那么容易有。
还有很多学术以外的问题,不多说了。
简而言之,科学是文明的主旋律,但当前阶段科学还无法解决全部生命问题;医学如此发达,可还没有到包治百病的地步;在耐心等待未来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依赖历史的经验,虽然不一定科学,但有效才是关键
以上感悟产生于2017年10月,本文完成于2017.11.2。
觉得未来还会有对本书新的感悟,以前读书感了就过了,如今珍惜领悟就写下来。其实对那些没有写下感悟的书在不同时期会不自觉的产生特别的感悟,那些感悟没有记下,很遗憾,本书就留一个念想,如果有新的感悟一定加进来,加个日期做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