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随写,和一些观点
2023-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泉小生
负春
断了琴弦,破了红尘,
默默无闻的人群,
献祭了独特的不凡。
本以淤泥不染,
却久坠了泥潭,
花瓣碾碎,化作了尘。
终究还是辜负了春,
没入了沉沦。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37727/cd4a0c9ff73fb327.jpeg)
碎碎念——
我的诗歌主张很简单,从古典和现代中找到平衡,实现汉语诗歌的新生,而不是延续新文化运动那个时期的特殊国情下产生的一昧反古的思潮,反古不对,过分的崇古也不对。现代汉语文学里,散文已经在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还有美文等。小说也在发展,更胜往昔。唯独诗歌这一本应得到发展的题材,90年代以后陷入了死寂,出现的多是无病呻吟之作,缺乏内涵,缺乏底蕴,这样的诗很难像唐诗宋词一样得到永生。
其实上世纪的诗人已经教了我们很多,比如戴望舒、徐志摩、臧克家等风格迥异的诗人,他们的诗都有针对不同方向的探索,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戴望舒,因为在我看来,戴望舒的诗是把古典意象、西方象征派、现代汉语结合的最好的,他的诗恰到好处的达到了一种平衡,或者说博采众长的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