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建构
1
晚风习习的春夏之交,散步归来的我们又在13号楼下听到了那位妈妈歇斯底里的喊叫声: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每次都不及时做作业,现在几点了!以后你是要去讨饭吗?趁早!
本该迎着晚风,枕在妈妈膝头,听着故事,畅想未来的月夜,被这般不和谐地改写。
有人说,这孩子实在是太让人操心了,游戏游戏还是游戏,厌学厌学还是厌学!把妈妈生生逼成歇斯底里的暴妈。 有人说,再怎么说也是个孩子,贪玩才正常,妈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引导孩子。 有人说,谁说妈妈没努力过!听说什么法都试了,及时喊停、暂时离开、控制控制再控制,调整调整再调整!摆事实、讲道理……可这孩子一次次挑战她的极限,她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
贪玩而无辜的孩子,用心却无力的妈妈!如果有时间旅行,这位妈妈肯定希望更改一开始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要求,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一切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基于现实走下去。
2
本案中的妈妈,面对一个有学习拖延症的孩子,她有着强烈的愤怒情绪。 是不是每个妈妈换到这样一个位置上,都会有同样的情绪状态呢?笔者询问了相关妈妈,发现面对同样的案例,家长的处理可谓千姿百态。有把它当作当情绪本能,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的;也有把忍耐当作为人父母的主要修炼手段的;也有坐下来倾听孩子陈述,进而讨论修正路径和方案的。
情绪是被外界触发的吗?能否被控制、被调整?我们来了解下巴瑞特教授的情绪建构论。
什么是建构?建构是一个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原指用砖块、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筑起一种构造。建构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上的应用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起一个分析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解析的脉络,去拆解文本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
情绪建构也是如此,巴瑞特教授旨在为读者呈现一种类似于建筑建构的形象过程,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和解构情绪概念形成和建立的过程。 情绪概念是一种基于一定的场景及赋予场景的目,而形成的一系列有行动指向的情感状态。比如同样对于最喜爱的鱼的概念,当你在餐馆时,可能会被指向口味好的鱼类,比如当你穿着潜水服在海底时,最喜欢的鱼,是和你互动性最好的那类鱼,比如当你和朋友在聊天时,最喜欢的鱼的方向就是最漂亮,最吸引人眼球的鱼,所以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目的下就会有不同的概念。
和情绪概念匹配的行动方案来自于你的记忆库。比如上面学习拖延症的孩子和暴怒妈妈的案例,这位愤怒妈妈的行为目的,并不是真的为孩子在考虑,她的视角停留在自身的需求,这位妈妈管控不了孩子,因为无力和恐惧感而产生的防御性反应—愤怒。真正的目的可能仅仅是希望孩子能听她的,满足她的期望。
这样的场景和目的下,这位妈妈在她的记忆库中匹配到能够实现这一目的行动方案:怒斥。可能源于她小时候的经历,也可能源于她从社会文化中或者从影视、书籍作品中的所见所闻。
如果看到同样的场景,我们更改目的,把目的锁定在:了解拖延作业的原因。基于这个目的,这位妈妈还是会搜索记忆库,锁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可能会搂着孩子,问询,也可能会一脸严肃地审问,也可能是静静地倾听,等等。不同的个体经历,会建构不一样的情绪概念项下的行动方案。
3
情绪并不是单纯被触发的一种状态,而是基于场景,基于自我的目的,被匹配的概念以及由此生成的行动方案。 特别小的宝宝意识形态尚未建立,他们的目的感可能会远远小于模仿和经历。换言之,小宝宝的情绪建构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和模仿中进行识别和匹配的状态,比如有个宝宝她本来很喜欢狗,见到狗就有亲近,想触摸的冲动。但她的姐姐和妈妈都特别怕狗,见到狗都是避之不及,表现出害怕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了这样的状态,“被”怕狗了。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是通过模仿构建的害怕情绪,这个小宝宝这样做有目的吗?或许也是有的,可能她需要被认同。在这样的目的下,建构了新的情绪状态。该情绪概念,基于目的建构行为,可以换言之理解为预设或者模拟。
巴瑞特教授在《情绪》中花了较多的篇幅向我们论证了,情绪建构的过程相当于科学实验的前期假设,也就是说,情绪概念是基于目的的模拟假设,现实是验证的鲜活材料。
巴瑞特教授的预测回路结构(如图)![预测回路.png]
该图阐明了将模拟结果和外界真实感觉输入进行对比。如果一致,预测就正确,模拟就变成了你的体验;如果不一致,你的大脑会纠偏其中的误差。
比如上面害怕狗的宝宝,如果当他有一次不小心触摸了狗,发现并没有预设的恐怖状态发生,久而久之,他有可能更改模拟的预设。
4
综上,我们了解到情绪并不是因外在刺激的单纯反应,它是基于个体目的项下的个案模拟匹配,换言之,影响情绪建构有两个重要的变量:行为目的及个体经历及见闻。
如何才能建构积极情绪,就在于是否拥有丰富而立体的积极视角。我们可以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敞开心胸,拥抱好奇,刻意练习自我的积极偏好。同时吃好、睡足,为积极铺平素质道路。
愿你我都能为情绪找准立场,为自我找到行动的正确方向。门外真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