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为往圣继绝学新手精品文首页投稿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一)——“气”的概念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12人  励金途志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大多数人都关注于哲学典籍,而对一些基本的概念研究思考不够,这里主要向大家普及一下基本的概念。今天首先介绍—— “气”,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个特别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概念,在各种典籍的不同阐述中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一)——“气”的概念

      从根本上讲,“气”体现的是关于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哲学范畴,具体说来,中国古代学者从以下几个意义上阐释“气’”这一基本概念。首先,气是运行不息而且无形可见的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另见《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日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地,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  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沌。”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一)——“气”的概念

    其次,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各种气之间的交互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展与变化,如《老子》说:“方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周教顾在《太极图说》里讲: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气充塞于宇宙万物之间,与万物相互渗透,是万物之间相互感应的中介物质,令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使万物处于和谐有序的运动之中并且相互感应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也同样地存在于人体之内,是人体生命的体现,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人的生命状态与气密切相关,气的运动停止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结,如《管子,枢言》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人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则必须认真保养运行于人体中的气。气还表现着一种崇高的道德状态和人生修养境界,即孟子所言的“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