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和喝
我对吃,没有什么要求。吃饱就行了。而且什么都吃,也不挑食。甚至小时候不吃的东西现在都吃了,还很喜欢吃。比如香菜,小时候不吃,很讨厌那股味儿,因为不吃,母亲做菜做汤从来不放,比如豆腐,也不吃,小时候感觉豆腐不好吃,再比如猪大肠,臭臭的,不吃。
小时候因为东西匮乏,我又很挑剔,所以吃的很少,结果个子也没长起来。这是我所记得的,还有更小时我不知道的。
说起我小时候,我妈常说的一段话就是,我小时候不好好吃东西,她给我蒸的鸡蛋羹不吃,包了小饺子也不吃,结果饿的哭,妈妈抱着我去街上转,有个邻居问我妈,大中午的孩子不午睡?转什么呢?我妈说我不吃东西,孩子饿着她心里也不踏实。邻居说中午她家烙的发面饼,还不凉,我去给你拿一块,看孩子吃不吃?我妈点头说好,邻居拿来饼,妈妈给我捡软乎的,撕下来一小块喂给我,我竟然吃了!妈妈很高兴,就一点点儿喂我,我竟然吃了不少。妈妈高兴极了,千恩万谢了邻居,把我抱回家哄睡了。
这段话我听我妈讲了n年n次了。我问过我妈那时候我多大,我妈说我大概一周多点儿。反正我小时候,不好好吃饭的这段记忆,我妈是忘不了的。
长大了,我慢慢什么都吃了,比如香菜,豆腐,现在都非常爱吃了。大肠是我结婚以后,我老公爱吃,但我起初还是不吃,后来看他们全家都吃的高兴,也尝了尝,除了有股脏器的味儿,感觉还行,后来自己单过了,也给老公买过,两个孩子竟然也都爱吃,我也就跟着吃了,后来还在过年时,买整套的猪下水自己煮过,大肠自然收拾的更干净,煮的也香,就更好吃了,不过看他们都爱吃,我也就是尝尝。
对于食物我一直怀有真挚的感情,虽然我是75后,没赶上挨饿,也没赶上太不好过的日子,但对食物,我还是很珍惜的。从不浪费粮食,也教育孩子们把饭吃干净,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
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好了,粮食也越来越精细,糕点也是各种各样,制作越来越精良。人们的味蕾也越来越挑剔。
食用过于精细的食物,会丢失很多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人体缺少这些必要的物质。会带来很多疾病,还会影响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对于孩子来说,常吃精细的食物会引起咀嚼功能下降,导致牙齿不齐。比如女儿的牙齿不好,后一个都长出来了,前一个还没掉,不得不拔掉。还有就是嘴巴太小,明明还有牙齿没长出来,却没有牙缝,大夫说是硬东西吃的少,影响了嘴巴的发育。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蛋糕,巧克力,还有各种各样的,我们小时候都没听说过的水果。我小的时候,吃的是萝卜和生红薯,白菜心,这些东西当水果,我还爱吃生茄子,自家种的那种,甜丝丝的,女儿看我切菜的时候吃生茄子,说:“也可以这么吃?”我说:“对呀甜的。”她尝了一下说:“不甜不好吃”。现在的水果都特别甜,像浇灌了糖水似的,我还是喜欢吃食物本身的味道。
二十多年前,那是我长大后,最后一次去姥姥家,那时候,姥姥姥爷都还健在。我跟母亲一起去看姥姥姥爷,母亲要去老姨家,问我去不去,我说不去,我要给姥姥姥爷做午饭。
我记得中午,我在烧柴的大锅里,炖了一条大鲤鱼。颜色鲜亮,香味扑鼻。吃的情景我已经忘记了,但一直记得那条鱼在锅里的样子。
那晚上我又给他们包的饺子,只记住了剥皮大陷儿。姥姥姥爷很高兴,吃到了外孙女给他们做的饭。后来我就没再去过姥姥家,姥姥姥爷过世时,我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而那顿饭就是,我从小经常住姥姥家的孩子,给姥姥姥爷做的唯一一次饭。
我公公婆婆对于吃是很有感情的,尤其公公不吃葱花,却吃葱爆肉。还不吃整粒的豆子,据说是因为小时候挨饿,用手在田里扒拉着生豆子,捡到就放嘴里直接嚼着吃了,熟豆子很香,生的有股豆腥味儿,很不好吃,但当时为了填饱肚子,什么能吃的都吃吧!还管它什么味儿,所以挨饿的日子记忆犹新,之后就留下了心结。
但吃豆馅,比如豆馅馒头,油炸糕,前题是必须把煮熟的红小豆碾的特别碎,不能有整个豆粒,吃豆角也要嫩的,里边还没有豆粒的,有了豆粒就不吃了。总之这奇怪的吃法婆婆一直牢记着。公公自己也特别喜欢研究吃,做菜也舍得放材料,花功夫,过年过节都是我公公亲自掌勺的。
婆婆做饭也挺好吃的,尤其是包子饺子类,馅儿调的特别好,滋味特别足,就是有时候油放的比较多,我会觉得油腻。
公公吃东西比较讲究,到什么季节该有什么鲜货,必定买回来尝鲜。到便宜了,满大街都是了,就不吃了。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框。
虽然公婆都比较讲究吃,但我刚结婚的时候,婆婆不只一次的说到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又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实在没什么好吃的。我老公小时候,我婆婆都是用盛饭的勺子,在灶台边点把火给他煎一个鸡蛋吃。因为没有油,都不舍得用锅煎。
我父母是勤俭节约了一辈子。以前日子不好过,有点东西舍不得自己吃,都留给孩子吃,所以到现在这个习惯也改不了,有什么都等我们回去了再吃,哪怕有的东西都放的不新鲜了,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我们也多次劝他们,现在都不缺吃了,哪家都比你吃的好,有什么别省着自己吃了吧!母亲虽然嘴上答应,但一辈子的习惯还是改不了,有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去了,她还能拿出来,过年时的什么饮料,吃食,也不看看离过年都过去多长时间了。
我们家的红薯吃不完,我就把它蒸熟了,剥了皮,从中间劈成四半,垫上几张白纸放在地暖上一天翻一两次,没两天就成红薯干了,即干净又换了吃法,还有利于保存。
还有柿子,秋冬时期,有人送很多,我留一部分放软了吃,另挑出来一些削了皮晒到窗户外边,几天就晒蔫儿了,软了之后就用手捏平,然后接着晒,二十天左右就晒成柿饼子了。柿子越摘的晚,晒出来的柿饼子糖分越多,也就越甜。
还有水果,苹果,梨,桃什么的吃不完,我就把它们做成水果罐头,即好吃又容易贮藏。还记得有一年人家送了一框杏子,给大伙儿分完还剩下不少,我就把杏洗干净,从中间劈开取了核儿,用水煮好,放了冰糖,吃了好些日子呢!
总之,我在吃的道路上是无限探索。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有一天,女儿忽然跟我要饮料,我不经常给孩子买饮料,但她偶尔要一次我还是会满足她的。家里没有,我也懒得出去,就对女儿说,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喝过一种饮料是自己做的,你要不要尝尝,女儿不信,你会做饮料?柠檬水吧!我说不是,没有柠檬了呢!我的饮料特别简单,见女儿好奇,我说给你做点儿试试,我倒了一碗热水,放了点儿醋,又放了一勺白糖,搅拌一下,就跟女儿说好了,就这么简单?看女儿不信,我自己小口喝起来,味道不错,我一边喝一边说,我们小时候水用的就是凉水,放的醋也是便宜的,没有白糖就放点糖精。糖精是什么,女儿问,我说是一种甜味素,吃多了不健康,但便宜,那时候白糖少,不敢随便用家里的白糖,怕挨说。想调味就是放糖精,一点点就行,放多了苦,现在都不用了,至少家里不用了,也不能保证,外边买的糕点,饮料什么的把糖精换个名字又用,所以外面买的很多东西好吃,好喝,但不健康!
女儿听了我说的话,又看到我喝的很好喝的样子,也拿过碗尝了一口,说嗯感觉还行,我说本来喝醋就有好处,再放上白糖,酸甜的水当然好喝了!我们小时候除了夏天偶尔能吃上一根冰棍之外,很多时候都喝自己做的这个饮料,班里的同学还把做好了的饮料灌在瓶子里,拿到学校喝呢!听我说了那么多,也许感觉还行,女儿认可了我的饮料,有时候自己竟然也做饮料喝。
我到了夏天经常给孩子们煮柠檬水,绿豆汤,还有红豆沙,自制酸奶,连酸奶机都没有买,全凭感觉,可以吃原味的,放上不同的水果就是水果酸奶。
我做的食物都是朴实无华的,卖相虽然没法跟外边那些高大上的相比,但却包含了我对家人真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