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2018-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蝶化文澜
26章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半宇宙心学

陆王学派也是心学,它的发展脉络是从程颢开始到陆象山和王守仁进行完善。

朱熹支持程颐的说法,认为“性即是理”,而陆九渊却说:“心即是理”。这正是两个学派的基本分歧所在。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心被理解为“理在气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朱熹说,性即是理。但陆九渊却正相反,他认为心即是性,他说性、情、心、才都是一个事物,只是文字不同而已。朱熹认为现实世界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抽象的,一个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现实只包含心的世界,他认为吾心即宇宙。

王守仁的宇宙观:他认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便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抽象的理的世界,王守仁还主张心即是理。如果没有心,便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有心理的。

陆九渊的心学只勾勒了一个轮廓,王守仁把心学发展完善。

王守仁认为人人皆可成圣,只要秉着良知去分辨是非,遵循良知的命令,就真的成为圣人了,用王守仁的话来说就是“致良知”,这是王守仁哲学中的中心思想。

王守仁认为《大学》里面的“致知”便是“致良知”,个人精神修养无他,就是顺自己的良知去生活,把来自直觉的知识付诸实行。这里就说明了,他认为直觉知识不可能按佛家教导的冥想默想方法而得到延展,它只有通过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经验而得到延展。(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果人本着良知去做事情,那这样说善良与否也无所谓知识多寡。那这样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抵制私欲吗?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如果社会发展了,出现了很多股民钓鱼之类偷税漏税的还有一些享受物欲的。这样的话社会发展了又有什么好处?这样想想的话,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倒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世界不就单纯多了,人性也不复杂了。

王守仁认为修身其实就是致良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为什么人不愿意修身了呢?是因为人收到了物欲的私欲的支配,为什么人会产生物欲和私欲呢?是因为人的物性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