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磨
满怀期待的来到新书店。
哪怕深知,必定会有形形色色的书,却还是掩不住自己的无知与盲目。
书好不好,不知道。但能放在货架上、敢向世人出示价码的,必定有着最亮丽的外表。
仔仔细细一寸一寸的盯过封皮,以为可以对这些书有点点了解,没想到,细细一看,满是笑意盈盈,隐隐约约还透着一层包装的塑料。
反倒有时无意粗枝大叶的掠过一眼,倒能窥上一角真容。
至于新书上的这层塑料,其实人人都知道,它阻碍着我们真正去了解这些新书,可是人人都习以为常,并且睁眼瞎似的蒙着这层塑料去笑着和新书“沟通”。
毕竟,书店有书店的规矩。谁敢坏了规矩撕了书的塑料,肯定是要对这本书负责的。而金钱的赔偿,有时候却是最轻微、最好的方式。
时常也在想,有没有哪家书店,新书不再有塑料的包裹?想来想去,答案也只有“天真”两个字。
其实,理智的看待这层塑料,也能理解:对好书来说是一层保护;对坏书来说是一种为了更高牟利的手段,不过全看书心罢了。
但事情又往往没这么简单:书心好坏,千人有千人的想法,观点自然各不一样;甚至有时候,这新书也是有脾性的,对于它喜欢的、看得上眼的,自然展现的是一番好书的模样,而对那些合不来的,自然又是另一番凌人的架势。
所以,好和坏,永远也只能存在于死板教条的文字中。
说的很好听,分析的也在理,但意外来临的时刻,理智永远是被吃掉的一方。
不明白外表那么好看的书,为什么里面却天翻地覆?
不明白新书为何这般凌人咄咄?
不明白自己满怀期待下换回来的却是一本超烂的故事?
不懂不懂,最最不懂得还是自己眼泪洗了一遍又一遍眼睛,怎么还是看不穿那层塑料背后的影子?
该质疑自己,还是抨击那些讨厌的塑料包裹?
这万恶的根源,是新书?是给书籍包塑料的人?还是识不清的买书者?
最最羡慕孩童时期,喜欢就拥抱,不喜欢就远离。实在是成人以后,有些东西,有太多无奈。
这新买的书,看起来,咸咸的。没法一语道个开心或喜欢,只能咸的甜的慢慢相处慢慢磨。
不天真的期待这新书以后总会变成甜的,只觉得,一点一点改善自己,慢慢的甜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多到足以让自己踩着咸咸的,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