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恋那些事儿军人的故事

复转军人遭受周书记们的白眼,是谁的悲哀?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4人  131406977eb6

****作者****:思英

image

晚自习忙着写毛概老师的读书笔记,手指酸痛之时拿起手机刷知乎,一个问题邀请跳了出来:如何看待周FX歧视转业军人?

好奇之下看了看看问题叙述中的视频,差点把肺气炸。这位周领导在会议上公然宣称“觉得自己是个转业军人就了不得啦?转业军人怎么啦?转业军人个个都是好人啦?都是能人啦?你是能人早就当将军啦,还转业到我这里来干啥?”字字句句,都是对转业军人的不屑。

心绪难平,索性刷了刷微信。某哨刚刚更新,头条的作者是守一。守一大大的文章我向来是拜服的,文风大气,情感真挚,我为校军事社团写作重要日期纪念文章时素以其为标杆。数月前守一抱憾复员,然常在某哨公众号见其赐文,文气一如往昔。今日的文章,读来却令人心生悲凉。走出部队,守一历经坎坷,有打拼路上的,也有地方政府给的。

又是一声叹息。

于是,心中五味杂陈的我丢下刚刚写了一半的毛概读书笔记和尚未提笔的专题研究报告,敲下这些文字。

image

当军人脱去戎装、重回社会,却遇到了社会的白眼与不公。这又是谁的悲哀?

曾经我痴迷于军旅剧同人文的写作,喜欢描述剧中人物未来甚至几十年后的日子。然而今天发现了一个硬伤:我只会构筑勇士成为将军的美梦,却不曾设想他们离开部队的样子。

那些经历枪林弹雨的人们洗去一切光环、成为普通人之后会怎么样呢?我不知道。他们只会操纵武器,只会浴血奋战,告别了他们奉献了青春的地方,他们的故事该何去何从?他们全新的人生篇章中要是有这些闹心的事,从血与火中拼杀出的人们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那些同人文了。

有人如刘传建,用自己在部队的几十年经验继续服务地方、在危难时刻成为英雄机长,但更多的人是像守一那样,为了一家老小奋斗、却遭遇了不作为的地方政府,抑或是在被安置到地方后挨了“周领导”的白眼。

离开军队,是人生的新开始。奋斗的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但是,请不要制造更多的绊脚石。

那这些绊脚石,又是谁的悲哀?

image

是复转军人这个集体的吗?他们抛洒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最终却是这般境况,平白无故被人歧视。是“周领导”们的吗?退役军人事务部刚刚组建就大放厥词,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乌纱帽就算被保下,也是要被网民的唾沫星子淹个半死。是有关地方行政部门的吗?办事不力,影响行政效率。

不,都不是!当退役军人遭受白眼和冷漠,这是整个国家的悲哀!

犹记得三年前,初次向母亲吐露考军校的想法,便被一口回绝。理由是那么的斩钉截铁:二次就业怎么办?

昔日年少,不懂个中滋味。今日看及种种,感叹母亲洞察世事之余,不禁悲哀至极。

image

常见人提及“一个国家对退伍老兵的善待就是最好的征兵广告”,此言诚不虚也。如果奉献青春、汗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之后得到的只是不公,遇见的只是这个社会最黑暗的一面,那么,还会有谁踏上这条路?

网络时代,一切都在异常迅捷地传播着,包括善良,包括愤怒。不正之风如病菌一般传播,只会形成痼疾,寒了三军将士和有志青年的心。长此以往,无人再披征衣,便是有国无防,便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毛概老师数月前下发了专题研究报告选题名录,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如何加速科技强军的进程”。当初原想着从体制出发,直至今日才蓦然想起还有社会导向。是的,如果社会导向不断伤了军人的心,又如何吸纳人才来军队建功立业?“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

落笔至此,已是阵阵惊恐,阵阵心寒。

琐事耽搁,及至十时许才提笔写作此文,不知不觉已近午夜。然毫无倦意,只恐社会不正之气成风,伤及百年大计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