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与试错成本
来自:公众号【积极的麦子】
对于结构化思维,不少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备结构化思维能力,能够为我们工作、职场乃至生活中,带来无比重要的效率以及成果。
结构化思维,不明思议重点就在“结构”上。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由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建筑物承重部分的构造;构筑;建造等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19367/647faddbca46d43a.png)
换言之,就是分层化的意思。以盖楼为例,在开工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有一张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进行材料采集,接着再规划先搭建哪部分,再搭建哪部分;最后在开始盖楼时,也不是一气呵成的盖楼,而是先修建一部分楼层之后,根据设计图纸标准,再一步步推进。
兴许以上例子不太贴切,下面以写书为例:
相信很多人认为,一本书从0到1的整个过程,都是经过作者一气呵成而来的。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我就见过有些作者,习惯于从后往前写。他们先写结尾部分,然后分章节写,今天素材以及思考观点更加贴近某个章节内容,就着手这个章节开始创作。
同样的逻辑也常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电影创作。看过著名武打巨星李小龙电影的朋友都清楚,他的最后一部电影《死亡游戏》,除了最后结尾对打部分外,其余部分都是在死后通过替身完成的,而影片内出现的李小龙图像,都是以其他几部电影中的图像拼凑而成。也就是说,在拍这部电影时,同样是先从后续精彩部分开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19367/1ae9db25f314fdac.png)
这与结构化思维有什么关联?
01
善用结构化思维,快速迭代成效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习惯于将一件产品设计完成后推广出去。这样做有很多弊端:1)成本问题;如果说消费者不中意该产品,公司要承受一定的损失。2)业务推进慢;一件商品从0到1完成是需要不少时间,这段时间内业务推进很缓慢,会影响公司收益。3)可能丧失市场话语权;互联网时代话语权永远是落在先发智者的头上。
假设采用结构化思维就不同了。公司无需等到产品整体完成再推广,而是完成某项功能就可以进行推广;如果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消费者不满意,或其他问题,可及时修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19367/f831610c4e002c90.png)
其次,这种方式可使公司通过极小成本、快速以实际体验结果修正产品定位和功能。而进展顺利的话,当整个产品推向市场时,已经有一部分消费人群和用户了。
同样的逻辑也能够应用在创业上。很多人总觉得创业很困难,不仅要选品、设计、销售等,还要租场地、买设备。殊不知,这种整体化思维要害了自己。
知道牛人是怎样开公司吗?
公司尚未正式成立,一部分业务已经跑起来了,同时公司也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你说人家创业能不成功吗?
有一种创业叫“在准备”,有一种产品是“筹划中”!
02
降低试错成本,你会走的更远
如果说结构化思维是为了尽早开始,那么试错成本就是为了走的更远。
人一生当中会经历无数次试错,同时也会承担许多试错成本。其中有些成本很低,有些成本很昂贵,因此懂得降低试错成本,是走的更远的前提。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19367/904d70ad7f41dd71.png)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每次都得自己亲自体验试错!
聪明的老司机会告诉你,当你不知如何选择时,多去观察下那些“笨蛋”的结果,你就清楚多了。
正所谓,话粗理不粗。前面提及过,每个人的试错成本有限,因此你要学会在别人身上验证试错。当然,有时候这种方法并不太奏效,毕竟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真正的失败原因分享给你;另外讽刺的是,其中一部分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失败在哪里?
所以,最后还得你自己找寻答案。
最终你会发现,那些创业者中,多数都是结构化思维与试错成本运用的佼佼者。唯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占据绝对的优势处境。
积极的麦子
通过持续写作推进个人成长的行动者和分享者。关注领域:个人成长,写作,阅读分享,职场思维。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请关注个人公众号:积极的麦子(ID:jijidema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