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除了埋葬着皇帝,为什么还单独埋了一位太监?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古代帝王死后都会葬入地下宫殿(地宫)之中,地面还会有宏大的建筑群。地宫和这些建筑物合起来称为皇陵。
皇陵埋葬的是皇帝和皇室成员。那是不是只有皇帝和皇室成员才能被埋进去呢?并不是,其实,还有很多非皇室成员埋在了里面,那就是那些殉葬的宫人甚至于大臣(关于殉葬我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请自行询问“白老师”呵)。
当然,我这样说,很多人会反对,那怎么能算呢?这些人都是到阴间去侍候死去皇帝的,都是下人或奴才,只能算是殉葬品。
可是,下人或奴才他也是人。他死了也被埋在了皇陵里了啊?所以,明代十三陵埋了一位太监其实也并不稀奇——实际是两位,只是除了王承恩外,另一位无名无姓又不可考——皇帝死后也需要太监侍候的。
不过,在明十三陵中埋着的这位太监,他有单独的墓室,也就是说,他不是殉葬品,而是正二八经的埋进皇陵中的,那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原因了。
那下面我就来说道说道这位能和皇帝一起并列躺在皇陵中的太监,为什么能享受如此殊荣?
这人叫王承恩,是侍候明朝未代皇帝崇祯的太监。
说到明朝的太监,在我们的印象中,那都是尖着嗓子,操弄朝政、满肚子坏水、干尽坏事的形象。这其实是来源于影视作品中魏忠贤以及他手下的东厂西厂那些特务太监的形象。
这世界是辩证的,有扰乱朝纲的太监,自然也有忠人耿耿之人,王承恩就算是一个。
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最为信任的一位太监。他最风光时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就是拥有帮皇帝代笔批阅奏章的“批红”大权。这就意味着,他手中掌握着很多官员的升迁等,可谓是位高权重的一个人。
可权倾朝野的他并没有侍宠而骄,也无谋取私利的野心,而是对崇祯忠心耿耿,为人谦逊而深明大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说道下王承恩的忠心为国为主。
太平盛世,皇权巩固时,忠心为国为主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国家危亡,皇帝自身难保时的忠心为国为主就难能可贵了。
李自成的大军在1644年3月15日兵临北京城下,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回天乏术,很多的大臣和将领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甚至于投身于敌人的怀抱中。
王承恩却在这时,以一太监身份,临危受命,亲自登城楼御敌。就是在3月17日城破之时,他都还在城墙上奋力杀敌。
我们不管他为之战斗到最后的明朝是否值得去战斗,这交给专家去评述,我们只说这种对大明朝廷生死不弃的义举,着实让人感动。
彼时的大明王朝虽经崇祯努力挽救,但毕竟大势已去,加之崇祯自身性格及能力也并非能力挽狂澜之君王,大明王朝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3月19日北京城被闯王的兵马彻底攻破,面对王朝已灭的事实,完全绝望接近于疯狂的崇祯皇帝令后妃自杀后,在王承恩的搀扶下登上了紫禁城后的景山这上,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而亡。
(就我本人来说,是同情崇祯皇帝的,他并非昏庸之君,却受亡国之痛,实在让人唏嘘。)
太监王承恩见皇帝已去,觉得万念俱灰,遂在叩拜崇祯帝尸体后,也上吊追随而去了。
在皇帝危难之时,不见时常把忠义道德挂在嘴边的满朝文武大臣,却只有一个所谓的“阉人”陪在身边,誓死追随,谁忠谁奸自见分晓。
王承恩是如何埋入皇陵之中,并为后人认同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忠义之人是敬重的,那怕与之政见不同,是生死敌人。
进入北京城后的李自成,经过悬赏的方式,三天后,终于找到崇祯帝和周皇后的尸体,当然,还有王承恩的尸体。4月4日,李自成将崇祯皇帝以及周皇后埋葬在了田贵妃的墓中。
有感于太监王承恩在最后的时刻始终陪伴在崇祯身边,也将他埋葬在了崇祯帝的陵墓旁边,以让他永远守护崇祯的陵墓。
但此时的王承恩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墓,从李自成的处理方式来说,更像是让王承恩以忠心仆侍的身份陪葬。而王承恩有独立的墓及墓碑要推后到清朝入关后的顺治帝时期。
清王朝进入中原后,为了让汉族地主阶层继续为大清朝廷效力,将埋葬得有崇祯皇帝及周皇后的田贵妃墓改称为“思陵”,重新改葬了崇祯皇帝,并修建了地面建筑。
同时,顺治皇帝还为王承恩也单独修建了坟墓,亲自为王承恩撰写了碑文。顺治帝为什么为一个前朝的太监这样做呢?
我们看顺治帝为王承恩写的碑文当中的文字就知道了:“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很明显,顺治帝要以此来大力宣扬忠君的思想。
总结一下,王承恩能单独地在明朝皇帝陵园中拥有一块墓地,一方面是他的忠心感动了后人;另一方面,也是清王朝统治者要以此树立一个忠君爱国的典范,以此来更好的巩固清王朝对汉族的统治。
您觉得我分析得对吗?莫忘了【评论】和【点赞】【转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