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那些曾经“杀”不死你的,会成为你的爱好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羽落生
请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童年记忆中是否有一些不堪回首的痛苦回忆?
这些回忆中,有没有一些让你当时狠的咬牙切齿,而现在反而很擅长的事?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之所以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往往是因为他们曾在那个方面有过痛苦经历。”
童年曾经历亲人因病去世的孩子,长大成了治病救人的医生;小时候肠胃不好、什么都吃不多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地道的吃播博主。
我今天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我也还真有!
幼儿园中班时,老师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张张拿着画作评论嘲讽。她拿起我的说,“这张还要好,脖子在哪里?”我的脸顿时烧红了,耳边爆发出哄堂大笑,眼里全是同学和老师嘲笑的注视。
我当时完全懵了,这就是第一次尝试画人像的悲催记忆。
谁知,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次打击,我后来确实特别爱绘画,主动参加课外班,学校各种画作一直拿A+、参展,还拿到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部分奖学金邀请和录取通知书。
虽然最终我选择了留在国内参加高考、并没有走艺术这条路,但依然没有停止绘画的兴趣,成了我生命重要的一部分。
著名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说:“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根据阿德勒的分析:痛苦经历带来的自卑感,让我们下意识得想做些什么去弥补自己。
我们就会刻意去反复再次关注和再次尝试,直到那种自卑感消失或者再也伤不到我们。
这些曾经让我们难堪的事物,和我们不打不相识、相爱相杀,最终成了我们擅长的事。
这样想来,每个受伤、犯错、受辱或错付的瞬间,是否都是变强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