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菊与刀》中日文化中的孝道,其实是一种负债

2019-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七步八步

“恩”这个词不单纯指他对母亲的爱,而是指他对母亲所欠的一切,包括婴儿时期母亲所做的牺牲以及成年后母亲为他所做的一切,总之,包括母亲在世时对她所负的一切恩情。

因为父母为了养育我们而牺牲了自己,所以长大后的我们需要孝顺父母。这是中日文化孝道的基础。书中将这种想要报恩的情感,定义为:负债。

细细想来也不错,父母付出了,我们欠了他们的恩情,理所应当的回报他们,理论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负债。

而美国人认为:爱是不受义务约束的,而是自由给予。

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心中竟感觉到了悲伤。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这是我在一个心理学博主那里学到的和孩子相处的方法,我曾为学到了先进的育儿思想而沾沾自喜,可谁曾想,在这本40年代的书中,竟然找到了这种思想的身影。苦苦追寻的东西,竟然是别人的一种理所当然,这实在让我难过。

书中讲,美国人抚养孩子,并不想让他们报答自己。相反东方文化中的孝道,却要求回报。在本质上更像是一场金钱交易。父母把钱借给孩子,要求孩子到期偿还,还要带上利息。

这么赤裸裸,却又这么直白。直白的像一把刀子,插进心脏。

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生育孩子,并不是认为“这个世界太美妙了,应该生个孩子让他们来感受这种美妙。”而是想生下一个个养老保险箱。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孝道,因为我生死之界徘徊时,心里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好好孝顺母亲。

我只是反对,以孝道名义对子女进行绑架,强迫子女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菊与刀》中讲,在日本文化中,妻子在家庭里是不重要的,如果父母想让夫妻两个离婚,纵然夫妻之间感情非常好,丈夫也会迫于孝顺父母的压力,同自己的妻子离婚。

书中有个特别变态的故事。

有个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儿媳妇,逼着儿子和儿媳妇离婚。这位丈夫不顾自己的妻子怀着孕,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位儿媳妇非常伤心,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谁知孩子刚刚出生,婆婆就带着唯唯诺诺的儿子前来要孩子。最后,婆婆将孩子带走,送进了孤儿院。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了。但这个故事在日本的文化中,却是孝道的阐述。在这个丈夫心中,这是对辛苦养育自己长大的母亲的一种报恩,是一种爱。但对母亲来讲,这就是依仗自己母亲的身份,用孝道绑架孩子,逼迫他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去还父母的恩情。

日本文化中的恩情,不单单指父母之恩,还有兄弟之情。我认为,这些恩情中,夹杂了日本文化中的“道义”,这种道义,我理解为“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直白一点,就是“面子”。

有些恩情,并不是出自自己真心,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让别人称赞自己是知恩图报,孝顺之人。

我大姥爷去世的时候,我亲姥爷因为自己哥哥的离世痛苦不已。绝食,绝水,整日红肿着眼睛,精神毫无生气。最后被孩子们拉去挂水维持生命。就算在打针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将针从血管里拔出来,嚷嚷着:让我死掉吧。

开始的时候我真为这种兄弟之间的感情感动,可我姥爷悲痛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大姥爷家的家属悲痛心情都在缓解的时候,只有我姥爷依然深深沉浸在痛苦中。

与此同时,我妈见到我姥爷这样毫无求生意志,自己也差点把自己愁死。她整日也愁眉苦脸,哀叹该怎么办。

我想,如果我姥爷死了,我妈差不多也就要死了。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无法理解这种想要追随而去的感情。尤其是大姥爷死的时候都快七十了,我姥爷也六十多岁了,这个年纪的人,不早已看开生死了吗?而我妈,不顾我爸,我和我弟,想要追随她爸去的心态我也理解不了。

至今为止,我依然认为他们当时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剧本里,上演了一出表演重感情的戏码。

事情最后,我去跟姥爷说了一句话,结束了这场悲痛。

我说:“姥爷,你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死就死吧。但你放过我妈吧!”

就在这句话说完的当天中午,姥爷开始吃饭,我妈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姥爷他跟别人说,说我说的话很有道理,他不能为了自己活着,还要为了子女活着。

其实我知道,那句话并没有那么大力量,如果一个人真想死,说百句千句都拉不回来。我的话,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给他们找了一个可以不再难过的理由。

写到这里,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读美国作者调查日本文化的书,我却用中国的故事来写读后感。这是不是又从一面体现了,中日文化,一衣带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