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却很赚钱的生意
五一衣钵先生去苏州,遇到一件奇葩事,
火车站有个小姑娘,拖着行李箱,想打车去国贸,
估计旅游旺季出租车不打表,出租车师傅说去国贸20块钱,
她又问旁边的黑三轮,大爷说国贸50,
用脚后跟想,也得坐出租车,
但姑娘偏上了黑三轮,
出租车师傅就懵逼了啊,我给你实在价,你咋不相信我?
小姑娘说:三轮都要50块,你要20?我信你个鬼,是不是半路跟我加钱,
出租车很恼火,骂黑三轮不要心太黑,
大爷摊摊手很无奈的说,有本事你拉啊,人家不坐我咋办?哈哈哈哈。
你车好、人帅、又便宜,乘客不见得会买账,
这种例子有很多,
在车界有有个共识:丰田是神车、大众最耐操,按理说马路上全是丰田大众才对,
为啥有些很奇葩的车也有人买?
需求是多样性的,价格和品质不是唯二的参考值,还有车子本质以外的诉求,
小姑娘侧重的是安全,感性让她觉得老大爷很踏实,贵也要坐,
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考虑问题不要想当然,比如东西便宜就好卖、有淘宝在,谁还上58赶集买东西?
不但有,58上卖东西利润还很高,
比如说在58、赶集卖二手苹果,当然不是那种高仿假货,是真正的苹果机,
淘宝上买来一个苹果机,然后加价500在58赶集上卖,一月10多单,多账号能出20单,
淘宝便宜,顾客不会去淘宝买吗?
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诸如:
离婚了,小孩一定无法健康成长;
富二代啊,肯定飞扬跋扈;
山东人啊,一定很能喝酒;
这种思考方式是直线的、不变的、单维的思维方式,
现实却是多维的,淘宝再便宜,不见得人见人爱,你是耶稣也不一定人人喜欢,也有人处心积虑搞死你,钉在了十字架上。
并不是有了淘宝,其他商业就寸草不生了,淘宝和分类信息虽然都是卖东西,但它们不在一个纬度上,就像沃尔玛和便利店,谁也取代不了谁,
事实上,转转二手平台年交易额超70亿,也是互联网一大流量入口,
在58上买苹果手机的顾客,是什么心理呢?
当然是为了安全,同城可以当面验机,一手交货一手交钱,这是淘宝不具备的,
事实上当面交易并不安全,因为交了钱就没有了售后保障,
但,还有很多人认同和支持当面交易,这就是需求点,而且市场很大,
有需求,顾客会不会为高价格买单呢?
衣钵先生从58上搜索苹果手机,以苹果X为例,价格从3500到4999都有,价格悬殊1400,
货分高低贵贱,人分三六九等,有习惯捡便宜的人,也有深谙便宜没好货的人,
所以每个价位对应的,是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
外行除了颜色选土豪金之外,其余的只会看价格,花最少的钱,买最大的瓜是原则,价格低就是唯一的参考值,
内行看配置看成色,是美版还是国行,是128G还是256G,重在性能,价格高也无所谓,
还有半瓶子醋,既没有内行的稳重,又没有外行的谨慎,贵的怕吃亏,便宜的怕上当,只好掐头去尾选中间,
所以说,加价300有人买,加价500也有市场,
思维模式不同,才造就这花啦世界嘛,要不然这世界就千篇一律了。
在高速口经常看到有人拿块纸牌子,上面写着“带路”
都9120年了,车上有导航,手机有高德,这年月干带路,跟去寺院卖飘柔有啥区别?
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觉得自己有手机,全世界人民都有导航,
实际呢?
中国还有3亿人不用智能手机,还有半数老车司机师傅不会操作导航,
不说了,
我去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