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难忘的母亲味道

2023-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凡人

每次到农贸市场去买菜,看到肉摊上那大块洁白肥厚的猪板油,我便似乎闻到了儿时家里母亲做的油渣的芳香,嘴里不自主地吞咽着唾液,甚至好想买块板油回家炼油后吃油渣,以解嘴馋。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的我,一直生活在湘南偏僻的小山村,当时的生活毕竟还是很清苦的,一方面是物资的极为贫乏,另一方面是家庭人口多而收入甚少。

那时,山村的水稻田少产量低,生产队的稻田只能全部用于种植水稻,但还不能填饱全队人的肚子,根本不可能再空出稻田来种植油菜之类的经济作物。

当年,山上屈指可数的老油茶树由于水土流失,缺乏科学管理,每年能打的茶油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年份一年人均还分不到半公斤茶油,那时村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就是猪油。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每年都会喂养一头,有时是两头猪,母亲总是会把猪喂养得膘肥体壮时才会杀。杀猪的时候,猪身上的两块板油和水油以及肥肉就会多。

尽管那时猪肉也是计划供应,属于紧俏物资,但一般情况下,猪宰杀后,猪的主人家可以留下板油和水油及少量肥肉,炼油食用。

生的猪板油和水油以及肥肉炼油后剩下的油渣特别香,虽然现在很少会有人吃,但那时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美食,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大人小孩个个爱吃。

每次母亲在家里炬猪油时,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只要闻到猪油那种特殊的芳香,大家都不会外出玩耍了,一定会守在灶台边,不要母亲叫唤,会有人主动给灶堂添柴烧火,那怕是大热天,烧得汗流浃背也没有怨言。

这时,如果没有找到可协助母亲的活计,也会装模作样地拿起书本或作业本,坐到厨房里的餐桌来读书或写作业,就是玩的也不会离开厨房。

不过,在灶堂前烧火的也好,坐在餐桌边做作业的也罢,眼睛都会不停地盯着铁锅里炸得哗哗作响的猪油,看到它由一块块大大的洁白的生猪油或肥肉,在柴火的慢慢煎熬下,渐渐冒出油来,缩小了体积,最后变成一小块金黄金黄的油渣。

这时,母亲会把油渣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来,放入事先备好的瓦缸里,每放一层,就会撒上一些食盐。

这时候,在一旁的我们兄弟姊妹不管在做什么,目光早就随母亲捞油渣的瞬间转移到那装油渣的瓦缸里,个个都垂涎三尺了。但只要母亲不开口,谁也不会把手伸到瓦缸里去抓油渣吃。

还是母亲最懂儿女的心思,这也是母爱的本能,当母亲估计瓦缸里的油渣温度降下来可以吃了,便会开口叫我们洗手,或用筷子去尝尝油渣的美味。

母亲话音未落,我们已等不及了,不会洗手,也不会去拿筷子,小手早就伸到了瓦缸里,抓着热乎乎的油渣就往嘴里塞,顿时,嘴唇上下和手里已经沾满了油,满屋都是猪油的香味。

每次杀猪后炼油出来的油渣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当时吃点,大部分都会用瓦缸或瓦坛子密封装好以后慢慢吃。那时,母亲可以用油渣炒很多种菜给我们吃。

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把晒干的萝卜丝夹到油渣里,然后炒着吃,味道特别鲜美,特别送饭,家里兄弟姊妹都爱吃。

如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增强,过去好吃的猪油也被打入冷宫,油渣自然也不再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即使再好吃,最多也只是偶尔品尝一下,不会常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