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如昰
时事如昰
文/慈天元
有朋友问:你们天天花大量时间讨论,最后为的是什么?
我回答:让时代成为时代——时事如昰。
此处和以前相比,调整了一个字。之前讲“時事求昰”,还在求的路上。如今讲时事如昰,道本未失,夫复何求?唯余注心一境,赏花开花落。无修亦无证,唯任缘起。
信息过剩的时代,很多信息可以忽略,我们输出什么信息?这很重要。决定了我们在平行宇宙中的人生价值。
天道是由每个人起心动念共同累积成的。也就是我们的一念不在天道之外。
名可以随便起,这就是禅宗对待名相的态度,所以有时这个那个地乱指,会意就行。这彻底打破了概念使用的老套路。但信息社会需要智能合约,函数转义,需要声明变量,否则程序调试时,难免遇到障碍。
领悟万物真源,叫道,叫上帝,叫如来,叫老天爷,叫a,叫b,叫c,逻辑源是一致的。当然你非要叫客观规律,你自己觉得好使也行。相本无住,属性恒真。一念着相,一个人会纠缠一辈子,一群人会折腾生生世世。仅仅因为概念不同,就可能看别人都不是人。
于是你就会发现,哲学、科学,这些标签,成了很多人的执念。仿佛沾了哲学的光,自己就是爱和智慧的化身。其实经常令人啼笑皆非。又或者仿佛沾了科学的光,自己也就成了科学家。其实科学家的人文素养普遍还是有欠缺的。
科技界如果有更多的人文精神,就不会任由技术泛滥,学科分化也更容易实现融合。技术进步并不等于人文精神的进步。过度分科本身就是个病。理科生有点人文精神,文科生有点技术基础,情况就能改观不少。这也是太极原理的社会应用。
我们的目标是止于至善,但往往,实际效果,能善哉也就不错了。这就是事往好里做,心向宽处行。观自在→时照→圆觉,心无旁挂,是谓心宽。
心法与算法的互联统一,对信息革命很重要。我们在函论中提出三个假设:
一、两个虚数正交产生实数。形成素函数1+1问题。
xi+yi=x,
二、两个实数正交不产生虚数。形成余值积分。
x+y=R
此处R是实数集。经济学中,可以设R=W(总财富),x=综合成本,y=总剩余。知止不殆,匀有余而补不足,则天下治。
三,虚数和实数正交产生复函数。形成数的混元态,也即量子叠加态。
x+yi=z
此假设,不做为真理,方便自己应用而已。虚实本一,故变易无穷。大道至简,而事不过三。无穷维实数+无穷维虚数=无穷维动力系统,这就回到了一阴一阳,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2024.01.02
#慈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