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个人,认识一座城
文/苏珊原创
近日,陆续碰到新的面孔,应是单位刚招的同事来报道了。青一色95后的帅小伙或靓姑娘,充满朝气与活力,处处洋溢着对新工作的热情与期待,恰如十二年前的自己。
网图侵删2009年,我毕业后来到J市。它离我家乡不远,在1996年前地域上曾隶属同一地,导航显示距离100多公里,车程一个多小时。对于J市,没来之前,它在我脑中仅是个地名,学长W的家乡。
W是大一进校时社团活动认识的学长,算是青葱岁月里首位有着懵懂好感的异性。他清清爽爽的样子,温暖和煦的笑容,便默默关注了四年。毕业后选择来这里,原是想和W在同一城,期待会发生些什么……
按剧情发展,接下来应是介绍我和W间的故事了。但很可惜,没有。在我来J市第一日,便得知W刚交了女友,有些诧异,却没多大失望,真心地祝福了他们,行动上慢慢疏远了。即使一直保留着彼此电话、QQ,居同一座小城,也再未有任何交集。
网图侵删这十多年来,在J市生活工作,我慢慢地感受着它。它很小,辖区面积仅66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万人,但它又很独特,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倚辽阔的苏北大平原,南濒浩瀚长江,地形呈扇形面江展开,有种袖珍之美,宛如长江畔遗落的一颗珍珠。
这里江水盘旋,孕育着一年四季鱼虾蟹的鲜美,一枚汤包、一提肉脯、几味江鲜,往往让精致食客们难以忘怀,或轮回往返,或馈赠亲友;这里不凡英才,岳庙里讲述着岳飞精忠救国的故事,刘国钧中学流传着企业家刘国钧实业救国的事迹;这里是一方宝土,罕有洪水、巨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安全无虞;这里不缺革命情怀,1949年4月20日晚,渡江战役的东线自此启航……
网图侵删然而,于我而言,即使像现在有稳定的工作,有可心的孩子,有知心的闺蜜,自认为也不算完全融入J市,真正视它为“第二故乡”。
反思原因,或许是早能听懂却一直未学会此处的吴语缠绵;或许是本是念家之人,又喜静怕动,生活简单,不能像土生土长的J市人随处碰到熟人,随时闲侃家长里短;或许是不贪口福之欲,此处的美食终归对我吸引力有限。
但无论怎样,城还是那座城,人还是那些人,居住感如何,不在乎环境,更多的取决于自我内心。
往后的日子,想努力给我心安上双爱发现的眼睛,插上对爱飞翔的翅膀,让心看得更宽,飞得更远,不再止步于认识一座城,而是恋上一座城!如此,生活或许另有番改变,哈哈!
网图侵删亲爱的简友们,你们恋上所工作的城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