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下属:为什么总感觉KPI设计的不合理?
没有绩效,团队管理就成了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大部分公司会用KPI做员工考核,奖励业绩好的员工,让团队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带动整体业绩的提升。
可每次到做绩效考核的时候,管理者总是一把眼泪。下属们完不成业绩,最喜欢的借口就是“KPI设计不合理”。怎么能让下属认可KPI指标,对绩效结果满意呢?
1、KPI指标设计的三个雷区
首先,下属们会不服气,有可能的确是因为KPI指标太不合理了。
我给你说2个我见过最奇葩的:一个是用代码行数来考核程序员;另一个,是用公司的利润率来考核一线业务员。
这么考核有什么用呢?我听说,有程序员拼命刷无用代码,一个月拿了几万块的提成。用利润率考核一线业务员就更扯了,影响公司利润率的因素很多,基层员工根本没办法干预,他们只会觉得,“你压根没有打算给我绩效吧”。
所以,要制定合理的KPI指标,你先要避开三个雷区:
-
第一,考核点错了。刚才说的这两种,都属于没有找到正确的考核点。
-
第二,KPI指标失衡。比如,只看销量额拿提成。我就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医疗康复机构,他们的顾客,要接受他们接近18个月的服务周期。而他们公司的KPI设置,是卖出一笔,就给销售员一笔提成。结果就有个别销售员,让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刷单。自己一个月拿了好几万的提成之后,辞职不干了。几个月之后,亲戚朋友们再来公司申请退款。
-
第三,KPI考核点过多。我看过一家公司给员工定的KPI,好家伙,有13个指标。我当时就笑着和他们老板开玩笑。我说:“来,我们合上电脑,你来给我背一下,都有哪13个?”你看,连设计KPI的人,都记不住的KPI,怎么可能达成考核目标呢?
要避开这三个雷区,我教你一个KPI编制口诀,叫作:“资深员工重结果,初级员工重过程;兼顾多快和好省,调节权重来达成。”接下来我一句句解释。
2、四句口诀编制KPI指标
(1)先来说,什么叫“资深员工重结果,初级员工重过程”。
在制定KPI指标的时候,你先要把指标分成两大类:结果类和过程类。
比如,一个招聘团队每个月安排了多少场面试?这就是过程指标;而每个月招到了多少名员工?这就是结果指标。
资深员工和初级员工考核点是不同的,当然不能给他们设计相同的考核指标。
对于资深员工,你给出目标,他们就应该给你交付结果,所以你要用结果指标去考核他们。而对于初级员工,如果也拿结果指标考核他们,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还拿招聘这个工作来说,初级员工没有辨别候选人的能力。这时候,你就要多用过程指标去考核他们。
比如:筛选出多少高质量的简历?给候选人打了多少电话?安排了多少场面试?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你制定的KPI,能够匹配想达成的目标。
说完了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的区别,接下来是第三句:“兼顾多快和好省”。
(2)多快
想要避免KPI指标制定过分偏激,你不能只有数量指标,还要有质量指标,否则团队的文化会变得非常急功近利。
还是用招聘这个例子,最容易考核的指标就是“多”,比如入职人数数量多。
但光数量多还不行,你要看在招聘的时候,他们能及时地把岗位的空缺补上?这就是“按期到岗率”,也就是“快”这个指标。
还有“好”也很重要,你招聘的标准是不是足够高?牛人占招聘入职的比例是多少?这是对质量的要求。
(3)好省
最后还有“省”,招聘预算控制得好不好?是不是有中低端员工也用昂贵猎头进行招聘?
“多快好省”是指标设计的四个重要维度,需要平衡设计、综合考虑。否则很容易导致员工动作变形。
我曾经给一个地推管理团队,定过一个只有招商数的指标,也就是只用了“多”这个指标。
结果,各个团队立刻招兵买马,靠堆一线地推人员的方式,把招商数做上去了。但是公司的成本就完全没法看了。
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多快好省”的平衡法则,我就给团队增加了一个指标作为平衡,那就是“人均产出”,也就是“省”。很快,团队调整了方向,最终顺利完成了公司的任务。
要提醒你的是,“多快好省”最多保两个。如果你什么都要,最终可能什么都要不到。
我在下方附上了“多快好省”指标设计,供你参考。
image.png(4)说完了“多快好省”四个维度,最后一句就是“调节权重来达成”。
KPI里的K,就是Key,强调的就是“关键指标”。你不能把所有指标都拿出来考核,那同样失去了考核的意义。
我的经验是,中层管理者的团队指标,控制在6个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有一种心理学测量上的说法,对于15%以上的差距,人们比较容易注意到。100%如果平分6份,正好每份都大于15%。
而且指标还要有侧重,不能完全搞平均主义,你可以用设置权重的方法来调节。
我在下方附上了KPI考核权重的表格,供你参考。
image.png拿一个电商运营团队来说,销售额占比是最大的,有30%,其他包括利润额、退货率、库存周转率,各占20%,最后转化率占10%。
一般来说,最小的权重也不要低于10%,如果太小,其实就没有考核的必要了。
KPI的Key,就是要提醒你:一定要抓关键,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个权重具体怎么调节呢?像刚才电商的例子,200万的销售额和2%的转化率,没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分数啊?
我就会这么做:加一个“考核评估系数”,作为参照系。
比如,销售额完成率100%算1分、90%算0.9分、110%算1.1分,以此类推。这样,不同分数和不同权重进行平均加权,你就可以得到每个员工的得分了。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把你想考核的关键指标突出出来;另一个是用数字说话,尽可能把不同维度的指标,换算成了统一的尺度,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服气。
这里要提醒你,权重法不仅可以平衡“多快好省”四类指标,还可以用来平衡过程和结果指标。
而且,你要有红线指标,一旦发生违规行为,绩效直接清零。
3、KPI并不是万能的,选对考核方式更重要
说完了KPI指标的编制,你可能也会遇到另外一些情况,明明也按照“多快好省”的方法制定了指标,也兼顾了权重平衡,但考核上还是会出问题。
我辅导过一家创业企业就是这样,他们是做数据产品的。
年初给员工制定绩效:东南亚跨境电商团队的月销售目标定为200万、利润率10%。销售额和利润率,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各占50%。而且为了激励员工扩展业务,公司承诺按照达成率发绩效工资。
你看,“多快好省”也兼顾了,权重也考虑了,挺像那么回事的。
结果,当月这个团队一口气就完成了600万的销售目标,老板一看目标定低了。下个月赶紧把目标调到800万。结果下个月,团队只完成了400万的目标,大家绩效相当于打了对折,士气低落,离职率就上去了。
问题出在哪呢?他们掉进了考核员工的另一个误区:不是指标制定得不合理,而是压根就选错了考核方式。
要知道,不是所有团队都适合用KPI来考核的,KPI更偏向于自上而下地约束下属的业绩。
比如说客服工作,有标准的流程和业绩数据,那你要考核的就是:一天接了多少客户的电话?解决了多少客诉问题?指标是清晰明确的。KPI完成率是多少,就拿多少比例的提成拿奖金。
可是这家科技公司呢,从公司和员工都在摸索,谁也没办法拿出一个准确的业绩目标。
这样的情况就要换工具了,你该用OKR而不是KPI来做考核。OKR是一种自下而上,鼓励下属实现自我突破的目标设定方法。
像刚才这个团队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员工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哪怕最后只完成了50%,也比定一个平庸的目标完成100%更好。
关于OKR怎么用,得到上有很多课程,我就不展开讲解了。
我想强调的是:KPI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选对考核工具,可能比制定正确的考核指标更重要。
我在下方附上了“绩效管理模式矩阵”,按业务类型分成“创新型”和“成熟型”,按公司文化分成了“结果导向”和“长期主义”。
我非常建议你在开始设计考核制度之前,先从这两个维度对团队做评估,选择正确的考核方式。
image.png你可能会说,我们是创新型的业务,但也要快速见到结果,用OKR也不合适,怎么办呢?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的建议是,用项目加权奖的方式,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结算。
比如,我自己现在的咨询团队就是这么管理的,我把每个项目的所有子项目,都列到一张Excel表格里,然后按照子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配。
我把“加权项目奖金分配表”附在下方,供你参考。
image.png错误的KPI考核,会给员工带去不公平感。牢记这个KPI设计口诀:“资深员工重结果,初级员工重过程;兼顾多快和好省,调节权重来达成”。
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工作都适用KPI来进行考核,你还可以根据你的企业文化是结果导向还是长期主义,是成熟业务还是创新业务,进行绩效管理模式的选择。
你遇到的最不合理的一次考核是什么?你认为哪里不合理?
<<<得到·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