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香澜梦简友广场

一天的宁静与喧嚣

2025-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珏夫人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或宁静”专题活动。】

还下着雨呢,路面又湿又滑,虽说这是个有遮蓬的人行道,顶蓬却是漏着水的。外面下着大雨,里面下着小雨,嘀㗳嘀㗳地响个不停,路面低洼处的积水也越来越多。顾晓萦提着重物,艰难地往上走着,不仅要小心头顶上的滴水,还要时不时地避过地上的积水。此时她的头发已被雨水淋湿,刘海一缕一缕地搭在光洁的额头上。瘦弱的肩膀也被顶蓬漏下的水滴到,一阵风吹来,身上冷得打起了寒战。

越往上走,她越觉得肩膀累疼,越往上走,越觉得胸口闷得慌。闷得快喘不过气来了,突然她就醒了。原来刚刚只是南柯一梦,而且还是个白日梦。

原来她午睡时候开的空调太冷了,以至于把自己冷醒了。最近不知怎的了,睡觉醒来总觉得肩膀疼,加上也有一些感冒,胸闷鼻子塞,自然是喘不过气来了。外面确实是在下着雨,嘀㗳嘀㗳地响个不停。

她关了空调,走到落地窗前,拉开橘黄色的窗帘,透过窗玻璃,看见雨水在玻璃上浇注。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指在玻璃上作沙画一样,不停快速地在玻璃上涂涂抹抹,使得面前不断变幻出不同的图案。近处,是风吹摇曳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油油亮亮。此时她竟然看见了一匹树马,一匹由树丛具像出来的马。

一阵阵风吹来,那匹马就像在草原上奔跑,头上到脖子上的绿色鬃毛被吹得上下翻飞。身上的绿色毛发,或者说是身上骄健的肌肉,便像在飞快地跑动中不断的抖动。尾巴不是很像马尾巴,更像是大号的,蓬松的松鼠尾巴。被风吹动后,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不断地抖动。像极了一匹正在撒开四蹄腾飞的骏马。当风儿停住,那匹马便也静止不动,旁边的树又像是拴住了它。偶尔起了一丝风,马后面的尾巴动了动,就像是在用尾巴轻轻甩走叮咬它的蚊蝇。

远处大部分空间被小区里的另外楼栋挡住了,只能通过它们的间隙看到一条狭窄视野,近一些的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一些的则是鳞次栉比的楼房,再远一些的可以看到城市边沿连绵起伏的山头,此时在雨水中显得迷迷濛濛,影影绰绰。

顾晓萦所住的小区建在市郊一个小山头上,顾晓萦买的是花园中间的楼栋。要是在一般的城市小区,花园中间的楼栋算是小区的楼王,因为可以坐拥小区花园的美景,又可以避开外面马路的嘈杂。但在这个山顶的小区,越是外围的楼栋越受欢迎,因为站在高处,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城市的美景。

当初售楼小姐带他们看房的时候,说什么买房当买在高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老板的和当官的都爱买在这地方。这里不仅地势高,还远离都市的喧嚣,坐拥近在咫尺的山林。买下它,等于买进了达官贵人的圈层。最主要的是,这里的中间楼栋房价比外围的楼栋便宜多了。顾晓萦不上班,而她老公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收入捉襟见肘。说实在的,所谓达官贵人的圈层对他们诱惑不大,倒是这个实惠的房价令他们心动。再说,顾晓萦也看中了这里的绿树婆娑,宁静致远。

如今住进来才知道有多不方便,山上的生活配套少得可怜,因为少,买什么东西价格就比山下的贵。而要到山下的菜市场或者超市买生活日用品都需要开车。家里是有一部丰田卡罗拉,但那是老公上班用的,平时顾晓萦买菜都是骑着小电驴。小电驴刚买时动力还行,把油加到底还是可以一口气上那么长的坡。可骑了一段时间,动力不足,只能开到半坡就要开始推车。这让顾晓萦想起那个到底是人骑驴还是驴骑人的笑话,这时候她恨不得丢下小电驴直接走回家。

为此她无数次地想要换房。可凭老公那点死工资,想换到好一些的地段,好一些的房子谈何容易。再说了,这里的房子缺陷那么明显,想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好在慢慢住习惯了,她便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至于买菜的问题,老公则包揽了下来。周末的时候买多一些,塞在大冰箱里以备不时之需。平日里若早下班,则路过市场再买一些新鲜的菜。何况现在网上买东西也十分便利,所以这一方面已经不存在困扰。

孩子佳佳还小,现在在小区幼儿园里上学,倒是不用出到小区外面接接送送。至于以后上到小学初中以后再说了。只是,下次山不容易,她戏称自己是山大王。

佳佳上小幼儿园后她曾经想过要去找份工作。可是以她的年纪和工作资历,想找到合意的工作不容易。找了许久找不到合适的,于是便这么耽搁下来了。她一天天在家也没有正事可做,最近迷上了看小说。在学校时她就对文学感兴趣,于是也试着写小说。送完佳佳,她便能安静地看会书或学着写一些文章。时间倒也在平凡的日子里平静地流淌着。

自从在这个小区里居住以后,顾晓萦在遛娃中认识了一些宝妈,久而久之便成了朋友。她们还组成了一个宝妈群,平时相约什么事情在群里说一声大家就都知道了。前天群里宁宁妈妈发出告知,今晚是宁宁小朋友的五岁生日,邀请有空的小朋友到他们家给宁宁过生日。妈妈们一个个都在群里高兴地应承下来。这不,给宁宁的生日礼物顾晓萦早就在次日达平台上买好了的。

如今窗外下着雨,时间还早,她并不急于去接佳佳放学,于是便坐下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老师真不愧是文学大家,书里写出了市井百态,那么多的人和事,齐聚在一起令人看着眼花潦乱,但叙述脉络却丝毫不乱,人物和时间、地域跨度在不轻意间丝滑地转换。有书评点到了这本书的主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似乎都身处热热闹闹的场景里,但一个人想找另一个人说话不容易,想找到说话投机的人更不容易。由此可见,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所以像顾晓萦今天这样,安静地一个人独处,也就不足为奇。

可是,现在她却难以心静下来。翻了几页书,却发觉头越来越晕晕沉沉,无论如何看不下去。于是她合上了书本,冲服了一包感冒冲剂,然后拿出手机随意地刷着。刷视频号的时候人是最放松的,不用想,只需看。但看久了,眼睛也疼。她又放下手机,用电饭煲煮上饭,择切好晚餐需要煮的肉菜。看看墙上的挂钟,也到了接佳佳的时间,于是她便先去接佳佳。

今天是孩子放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接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似乎比平时来得更早一些。因为今天要把孩子在学校的床上用品拿回家晾晒,所以来接孩子的家长有些是两个人一起来的,幼儿园门口显得比平时更加拥挤更加热闹。接到孩子的家长三三两两往回走着,一路上,孩子们或天真地回答着大人们的提问,或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边玩一边笑闹着跑在前面,跟不上的爷爷奶奶在后面大呼小叫地喊着,叫孩子们慢点跑。

顾晓萦心想,做老师本就不容易,每天要管着那么多的学生。做幼儿园的老师尤其不容易,那么多活泼好动的小朋友,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的话题,做为一个妈妈尚且不容易对付,做为幼儿园老师得有多大的耐心才能与她们好好地相处呀。如果她是幼儿园老师,估计每天下班回家,最需要的就是静静。最好是一个人待着,啥都不想说,啥也不想做。

领了孩子回到家,佳佳一个人在客厅玩着,顾晓萦进厨房继续忙碌着。等到老公下班回来,饭菜已经上了桌。夫妻俩结婚已经七年,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他们也不例外。俩人除了偶尔与佳佳交谈几句,剩下的就是各自看着手机。当初是因为俩人能说到一起才结的婚,如今却不知为何总也说不到一起,于是干脆就很少说了。如果佳佳不在家,即使他们俩人都在家,家里也像没人一样安静。

过生日,孩子自然是高兴的,平时叫吃个晚饭磨磨蹭蹭的,但一听说吃完饭去吃生日蛋糕,效率立刻不一样了。佳佳匆匆忙忙吃完饭就急急地催着顾晓萦奔赴蛋糕现场。

群里的几个妈妈带着孩子一个不落地出现在宁宁小朋友的家里。一个不大的客厅里,早就有大大小小十几号人,显得拥挤且热闹非凡。宁宁爸在外地工作没得回来,家里除了孩子,大人是清一色的妈妈。

佳佳几个大一点的男孩子,人手一把枪,从卧室到客厅,呼啦啦地不停来回跑着,笑着,闹着,喊着,夹带着玩具枪里模拟的发射子弹声音。使得客厅里欢声笑语,喧闹异常。女孩子们则相对安静,带着两个小一些的弟弟在一旁玩玩具。

宁宁妈妈临时起意,带着几个女同事来家里吃晚饭。顾晓萦不认识她们。除了她们,沙发上已经坐了几位熟悉的妈妈。顾晓萦走过去一同坐在沙发上。

为了开空调,客厅是关着门窗的。在如此封闭的空间里,孩子们笑闹声音就显得特别响亮。妈妈们说话时也是要比平时提高分贝,而且还要互相尽量往对方面前倾才能听得到在说什么。但尽管如此,妈妈们聊起育儿经来也是十分热烈。

本来一天都是在安静的家里待着的,这时换在这个嘈杂的环境中,顾晓萦非但没有感觉到不适,反而很快跟着兴奋起来,

平时与妈妈们在一起,顾晓萦基本是在一旁听的多,发表意见的很少。就算是发表意见,也是尽量言简意赅。因为当人多看向自己的时候她会很快不好意思,一不好意思思维就容易乱,一乱就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想要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

但奇怪的是,今晚这种场合,以顾晓萦这带病之身,居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热烈地与她们聊了起来。在吐槽各自老公各种不靠谱的带娃经历时,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奇怪,今天下午还病恹恹的她,这会却能精神百倍地与人扯着喉咙高谈阔论。

就在这喧嚣的环境中,时间过得特别快,感觉还没讲尽兴呢,时间就来到了晚上十点。妈妈们提出要撤退了,顾晓萦还有些依依不舍,因为她知道,回到家,哄完佳佳上床休息,她又要陷入两个人的宁静。也许顾晓萦是在家安静得太久了,就想找个热闹的地方,找个人多的地方,找个能说话的地方。

就像《一句顶一万句》里说的一样,有时候,一个人待久了,便想找人说话,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说话。有时则想倾吐心中积累已久乱如麻的心事,让朋友帮着把一团糟的事儿像杀猪剔骨一样,一块一块地分切好,剔干净骨头,然后再一块一块地码放整齐,心里就不乱了;有时只是想找人随便聊聊,因为一个人在安静的地方安静太久了,也想换个热闹的地方凑凑热闹,否则非闷出病来不可,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