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仙”李白感受庐山之美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135人  石盒子打不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描述庐山瀑布之美,从诗仙的字里行间里可以感觉到庐山的烟雾环绕,烟渺山间,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日光打在瀑布之上反射出银白色的光,如同九天之水飞涌而来。

                                                                            瀑

        此时正值正午,正午的阳光射在银练的瀑布上,运气好还可以看见彩虹,从很远就可以听见他隆隆的响声,虽然没有那些大瀑布的震耳欲聋之声,但它却具有男方那种温柔,柔和之声,让人感觉很舒服。

                                                                                         雾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农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眼前的一切都只露出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一层的和聚上,越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

        庐山云雾变幻莫测,时而铺天盖地而来成为缥缈迷茫的世界,时而临风飞去,眼前又变成挺秀明媚的天地,真像个"洁白的幽灵"与人嬉戏,令人感到神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庐山最好的写照。因为庐山隐匿在云雾缭绕之中,像一个裹在白纱中的少女,远远望去,只能看到云山雾罩,而其真面目不得而识。要想了解庐山的真实,需历经跋涉,攀援而上,走进她的身旁,才能揭开面纱,一睹芳容。

                                                                    庐山山水画

                                                                                 桃花源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可想当时古人认为理想中的生活就是像庐山这样的环境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