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最重要的是...

2021-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晚央_专注指数基金定投

 我们先来看看巴菲特第一次买股票的故事。

12岁的巴菲特用自己所存的全部积蓄共计114美元,与姐姐多丽丝合伙买了3股他父亲喜欢的股票,买入之后该股一路下跌。

上学的路上,姐姐每天都“提醒”他股票在下跌。

当买入的基金/股票下跌时,身边总是会有很多声音提醒你,“下跌,下跌”,这样的声音听的多了,也会害怕,担忧。

你也会开始思考:到底跌到什么时候才是底啊?

特别是你不知道买基金或股票的逻辑时,心里没有底气,而“下跌”的声音时时刻刻地提醒你,勾起心里的恐惧...

这时,你肯定不敢再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往基金或股票里砸,因为前面投入的资金都已经在缩水了,你会不自觉地预设后果:

如果再投进去,万一继续跌,怎么办?

没有强大的内心,是很难承受的。

跌了几天之后,发现某天,基金/股票上涨了,看着账户里的钱,回本了。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一半,另一半在纠结要不要卖出。

看到基金上涨,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呢?

于是,在该股票止跌回升后,巴菲特以每股40美元卖出,每股小赚2美元。但此后,该股股价涨到了202美元。

从现在来看,能很肯定地说他卖飞了。

可是站在当下,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卖了,至少不亏,万一之后继续下跌那就又亏了;

第二,继续拿着,万一上涨还能赚一点。

一般的投资者被之前的下跌折磨了好久,心理防线一点点地被击破,为了救赎心灵,释放担心受怕的情绪,投资者会选择卖出。

卖出之后,大松一口气,暗道终于卖完了。

而继续拿着的投资者会更在意股票/基金的涨跌,保持紧绷的神经,怕再一次下跌让本金缩水。

局外人觉得加仓减仓、建仓清仓很简单,真正在局中的投资者却很难做到,大部分投资者都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当情绪大于理智时,很难在市场中获利。

我相信,关于这一点,有投资经验的朋友都会有比较深刻的记忆。

再看巴菲特在这一次失败的投资经验中,得到了很重要的教训:既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也不要不动脑筋地急于抓住蝇头小利。

如果他能耐心一点,他就能赚到492美元。尤其是第二个教训,巴菲特一直念念不忘,他“将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个教训”。

因为从他6岁开始出来干活,五年才积攒下来120美元买入的这只股票,按照当时,他出售高尔夫二手球和在棒球场贩卖爆米花赚到的钱为基准来计算,要把他“丢失”的利润赚回来,需要很多很多年。

相信大家看完他的故事,都会有所触动。

我们买基金/股票,也会有我们的第一次。很多投资者也都曾有这样的心路体验。

心理学上有个【锚定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指的是人们会以最初的数值和标准为参照物,在其后的判断中,有意无意地以最初的数值和标准为锚作出决策,从而制约认知,造成偏见和误判。

第一次看到股票价格为20元时,人们内心会以20元为锚。

股票价格下跌到15元时,投资者心里会觉得亏了,因为他心里的锚是20元。

当价格上涨到25元时,投资者又以20元为参考对象,心里想着是不是涨的差不多,考虑卖出了。

其实与股票价格关系最为紧密的是股票的价值,价格总是上下波动,但只要它的价值变的更好,那价格最终还是会上涨。

而我们在心里设定的锚,其实都是假象。

大部分的基金都会配置股票,除了货币基金,所以基金和股票是同理的。

真正重要的不是股票/基金的价格,而是它们的价值。

长期来看,好的股票/基金会长期上涨。

但这里有一个误区,上期上涨的基金/股票不是这样的:

几乎没有这样单边上涨的股票,如果都是这样的股票,那就没有人会亏钱了。

真正长期上涨的走势,是这样的:

优质的股票/基金,短期也会有波动,不过大方向是涨的。

像这只基金,也是一样的,短期的波动并不影响它长期上涨。

悄悄告诉你,持有这只基金3年,你能拿到200%的收益。

所以很多人买基金,下跌的时候不敢加仓,拉升之后的再次下跌,才敢加仓,可以再看一下【锚定效应】,很好解释。

所以啊,价格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价值。

长期持有一只优质基金的投资者,比天天听新闻,看基金收益的投资者,得到的收益会更高。

创作不易,多谢支持晚央,朋友们记得帮点赞分享。

更多干货,请关注晚央,欢迎@晚央

【转载请备注】作者:晚央 | 来源:晚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