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笔下的海棠与牡丹――历历东风下的浅行静思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春寒》

〝海棠经雨胭脂透〞,出自宋祁《锦缠道·燕子喃呢》〝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后来被王雱在《倦寻芳慢·露晞向晚》被直接引用为〝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王雱《眼儿媚·杨柳青青弄丝柔》中,也有〝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的词句。海棠经历雨打风吹的洗礼,像湿透了的胭脂,残红无数,破败不堪。

关于〝海棠经雨脂脂透〞的源头,一直有个误区,那就认为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胭脂落〞。网上有个段子,杜甫为什么一直都很忙,因为他父亲叫〝杜闲〞,所以在杜甫的诗作中看不到一个〝闲〞字。杜甫的母亲名字叫〝海棠〞,所以在杜甫的诗作中看不到〝海棠〞,杜甫笔下的〝林花著雨〞的林花一定指海棠。
杜甫笔下〝林花著雨胭脂落〞,倒像是南唐李后主《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创作源泉,顺便交代一下,〝朝来寒雨晚来风〞和〝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用的是互文手法,指早上晚上都风雨交加,雨横风狂。杜甫的《曲江对酒》中有〝桃花细逐杨花落〞的诗句,看来曲江池畔脂胭红色系的花,可不是只有海棠一种,所以杜甫笔下的〝林花〞,并不一定特指海棠。其实,〝海棠经雨胭脂透〞,源于唐代何希尧的《海棠》〝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陈与义笔下的海棠,既秉承了前人〝海棠经雨〞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的升华,象征他的赤诚之心在经历凄风苦雨后早已支离破碎,只能无奈刻画在时光的卷轴上与历史的苍穹下。他同时又赋予〝经雨的海棠〞新的含义,象征不惜娇色,独立风雨的高标风骨与韵味。
〝二月巴陵日日风〞即乍暖还寒时候的料峭春风,春风也就是东风,陈与义笔下的春风好也,东风也罢,我们似乎追寻不到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般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春风(东风)是春天的信使,在迎奏大地春回的第一乐章。我们最为熟知的关于春风的一段课文,〝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可见春风吹拂了万千生灵,那么为什么单单吹拂不了陈与义心中的万千情事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与〝东风〞有关的诗作,在这首诗作中我们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陈与义《咏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是指陈与义自靖康国难以后,已经告别故乡洛阳有十年之久了。〝青墩溪畔龙钟客〞的〝龙钟〞,与岑参《逢入京使》中〝双袖龙钟泪不干〞的〝龙钟〞都是涕泪淋离之意。这里指人生已步入垂垂暮年之际的陈与义老泪纵横,老态龙钟,客居清墩清畔。他的故乡洛阳的父老乡亲正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与挣扎,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是陈与义的故乡,他也曾是〝洛阳花下客〞,如今独自一人悄然凝思自己的人生方向。

靖康国难,中原遭劫,使陈与义承受太多太多难以触怀的人事和情绪,他忍不住总拿一些洛中旧事感动一下自己,对洛阳牡丹的一往情深只能深藏心底。〝独立东风看牡丹〞,此处的〝东风〞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中〝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的〝东风〞一样,指天子拨撒的阳和之气或是朝廷的抚恤与恩泽。陈与义由衷地希望南宋小朝廷顾及一下泪洒胡尘的洛中遗民,去收复北方故土,可惜在他有生之年,他再也没有回到他梦萦魂牵的洛中故土。〝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依旧试图发掘更美的风景,让心中永远留下一个位置,安安稳稳地将〝洛中情结〞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