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48章 无为而无不为
【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人活于世,大概是需要为稻粱谋的。毕竟,对最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生存,便没有所谓的思想。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哲学概念来讲,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哪来的力量去思考上层建筑。国家的出现,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
老子的思想的产生,和孔子思想的产生一样,都是一定物质条件满足之后的产物。老子曾任西周的守藏室之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馆长。作为西周朝廷的一名高级公务员,是领取俸禄而生活的,其生活条件是有保障的,所以老子有条件去思考他的大道。因为身居高位,老子也有条件去观察和思考侯王、国家与民众的关系。而孔子从小出身贫贱,年轻的时候为了糊口,“多能鄙事”,在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之一的季氏家里做过“乘田”和“委吏”(《孟子》),也就是管牛羊的饲养、放牧、下崽等,以及仓库库管理员,保管、会计、出纳等,什么事都干,还干的不错,牛羊成群。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后,孔子才去思考要做学问,后来逐渐有成就。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阅历,才能从这些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阅历中提炼出的思想,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上升到民众所不能企及的高度。这就是所谓的“为学日益”。
但当他们的认知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后,他们从最初的满足生活基本需要中解脱出来,回过头来思考最基本的生活与理想的关系,开始更多地去考虑安百姓、安天下。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已经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内容,而更多地是实现精神上的解放、自由和理想的实现。老子可以辞去高官厚禄,也许只是想去过安静哪怕是清贫的生活,因为优渥的生活对他已经没有吸引力;孔子当了鲁国的高官以后,生活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甚至家里养着马,可以把自己家的粮食接济弟子,但孔子已经不把物质条件看作是生活的必需,而是去追求精神的境界。孔子是不反对追求富和贵的,他要的是“义”条件下的富和贵,“不义而富和贵,于我如浮云”,对于端木赐(子贡)做生意发大财,他也从未反对过。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不追求物质生活条件而追求精神生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颜回(子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是原宪(子思),“环堵之室,茨以生蒿,蓬户瓮牖,揉桑以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而后来的庄子,则有颜回和原宪之风,宁可借贷生活,也不肯去做楚国的执政,对于人们传说他要代替惠施做魏国的相,惠施很紧张,庄子说,他“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岂肯“得腐鼠”而食之(《庄子·秋水》)。
这也是老子讲的,做学问,是一天一天增长的;但是,要真正研究大道,还是要减少对物质、美色甚至所谓的人情世故的欲望;那些东西接触的少了,最后就能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面能够成就大事。治理天下就是这样,还是要靠清静无为,如果多为多事,反而治不好。老百姓要吃烧烤,就放开让百姓们去烤、去吃,把秩序管好就可以了,干嘛非要撵得鸡飞狗跳,以所谓的干净、无烟、无人作为文明的标准呢?
老子虽然是对侯王们讲无为而无不为,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庄子说: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不要老去想着名誉、谋略、世功、智巧。要去真正体会无穷的大道,自由自在;按天所赐去尽情享受,不要去讲什么所得,只不过是一场虚空而已。修养高尚的至人,他的心就象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如实反映事物而从不有所隐藏,所以他的心思超越物外,不能够被外物所伤。
在《庄子·养生主》里,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还在不停地想知道更多,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于是庄子教导人们:做了所谓的善事而不去贪图名声,做了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受到刑罚,把顺应自然之道作为养生的常法,这就可以保住身体,就可以保全生命,就可以赡养双亲,就可以终享天年。
人活一世,首先在心理上要看得开、放得开,否则,斤斤计较于是非对错、金钱、功名、地位等等,实在是累得很。但是,人往往又就是这样,在没有得“道”之前,这些似乎都是应当经历的。天不生至人、神人、圣人,都是在生活中磨炼而成的。只有经历了生活的艰难磨砺,才能更加明白大道,才能活得洒脱。
生活在人间世中,要像镜子那样,来的任来,去的任去,不留一点影子。人世间纷繁复杂,穷通富贵、是非成败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只有做到心底一片空,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才能不为所累,自己的心灵也不会受伤。这也是《庄子》中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