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滇【云南游记】

2018-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程雨汐

    未曾亲眼所见,所以期待不已。

      刚下飞机,这才明白,什么叫作云南风情。原来,云南,不同于江南小城的温婉,也没有草原的广袤粗犷,似是将两者结合,又像有自己的一番味道。连绵的山,青翠的湖,傣族、白族的姑娘,构成了云南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或许有人说,去云南不就是看看山山水水么?其实不然,云南更多的,是那儿特有的少数民族的文化。

      云南的气候也很特别。七八月,正值雨季,说下就下,可它也说走就走,一会儿天就碧蓝碧蓝的了,只引人遐想。

      昆明的四季如春,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柔情百转,保山清华湖的平静如水,瑞丽的两国风情。

      越来越期待这次的云南之行。

(一)昆明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昆明市的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是211理工大学,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到昆明的第二天,我们便搭乘地铁,来到了这里。

      学校前面是一条不宽的街,两边都是绿荫人行道。顺着街,走一段上坡路,不多久,就到了。在校门的右侧,是酒红的四个繁体大字,正中的校门并不高大,也只是酒红色的铁门,上面和两侧都雕着镂空的图案。最左边是传达室,最后边是行人通道。从外面向里望去,古树参天,却不见鸟儿的踪迹。穿过狭窄的人行通道,走到广场中央,环顾左右,有两个牌坊,左右各一。远看,牌坊上也早已有了青黑色的泥垢,似是一条条青龙。继续向前,有不少同学在台阶上写生。时而抬头,时而低头在纸上试着颜料,远看,他们似是与这蓝天美景融为一体,竟是如此和谐与美好。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

      这是云大的校歌,巍巍西山傲然卓立,茫茫滇池胸襟宽广。学海吞吐,兼收并容,像西山一样,如滇池一般。

      校园中有合抱的树,和不怕人的小松鼠。历史悠久的学校,自会有它的文化和理念。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和谐共处,应该是云大文化的一部分吧!

      黄色的爬满爬山虎的图书馆,具有现代化设计的生物实验小组,陶瓷般的雕塑,和清晨在学校打着太极的老人们。这是云南大学的清晨,这般也是代表着云南的生活吧。

云南大学

      下午,漫步昆明的街道,无意中向路人打听到,附近的一条街,竟是闻一多先生的遇难处,便想前去。

      还未到,在街道一侧的围墙上,便见闻一多先生生前的作品,有篆刻,有书法,更多的,却是画。

      另一侧,是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所有的乐章及创作背景,随着我们的步伐,一一呈现。

      看着,妈妈竟然轻轻哼唱起来:“你可知……”脚步也渐渐轻了,慢了,越往前,心情也渐渐沉重了起来。

      我最喜欢的,还是闻一多先生的画作《故居》,这只是简单的水墨画,只有黑白灰的色调,线条也并不细致,只是微微勾勒,却能将一副完整而又饱满的作品呈现。我似是能看见先生在小屋中创作,似是能看见他日复一日平淡的在这小屋前欣赏着日出日落。

      整条街,只有一个转角,那是通向先生的纪念碑的。

      先生的纪念碑在一家幼儿园前,夹在两侧的居民楼中,只有一条窄窄的道。最先看到的,是纪念碑的背面。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或许比墓碑高些。绕过,方才能看见正面。碑的正中写着“闻一多先生遇难处”几个大字,在石块上,放着零零散散的鲜花,都是刚刚盛开,没有一朵的枯萎的、凋谢的。石碑的右面墙上,记录着先生的生平。简单的文字,却透露着先生不平凡的一生。

      先生是在这儿被国民党暗杀的。几十年前的这里,凋落了一朵中国之花。

      至今,我们依旧深深地,深深地怀念着先生。

闻一多先生遇难处

(二)大理

      最著名的苍山、洱海就在大理了。

      两个小时的动车,我们来到了大理。

      民宿在大理古城旁,到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路过古城,却还是灯火通明。由于今天太晚,去古城的计划只好留到明天。

      第二天一早,按照行程,我们先来到了洱海边的蝴蝶泉。蝴蝶泉边大多住的是白族人,这儿蝴蝶最多的是三四月份,不巧,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蝴蝶泉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神摩山下,左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上书“蝴蝶泉”三个大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大理时留下的墨迹。

      在蝴蝶泉景区的中央,有一个小泉,横卧泉上的,是一棵百年老树,当地人叫它蝴蝶树。据说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都会有上万只蝴蝶飞到这棵树上,色彩斑斓,翅膀翕动,如泛着五彩的波光,它们交尾相衔,垂尾泉上,在这里繁衍后代。泉水湛蓝清澈,泉下有游客们投掷的硬币,阳光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

      在蝴蝶泉上,有一个水上舞台,白族的少男少女相会于此,共展歌舞,其乐无穷。蝴蝶泉边,有几只白色的鸭子,它们并不怕人,而是主动走上岸,亲亲我们的脚踝,或是低头,伸长脖子,吃着游客们给它们的面包。

      虽不在蝴蝶出现的季节,却在蝴蝶馆见到了许多稀有的蝴蝶。深棕色的枯叶蝶,小只的粉蝶,还有巴掌大的霸王蝶,交织一起,在温暖的蝴蝶馆中低飞。有几只叮在我们身边的植物上,我轻轻走过去,将它捧在手心,是一只枯叶蝶。它微扑着翅膀,几只脚却牢牢叮在我的手掌中,它的翅膀呈棕灰色,有几个黑色的小点点。枯叶蝶,名副其实。

      都说,蝴蝶泉是爱情的象征,是白族人自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个个美好的祝福,化作翩翩蝴蝶,与蝴蝶泉交相辉映。游着蝴蝶泉,听着一个个凄婉的故事,更加为蝴蝶泉增添了许多想象。

      在蝴蝶泉景区的一角,有明代徐霞客的雕像。他凝视着左前方,手握一卷书,壮志凌云,心向远方。“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这是在徐霞客笔下的蝴蝶泉。

    “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湉。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大理蝴蝶泉

      晚上,从民宿走出来,大约步行四分钟,就到了大理古城。

      远望城楼,“大理”二字苍劲有力,那凝重雄浑的色彩,向人们展示着大理古城它沧桑的故事。

      迈进古城,似是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大理古城,像是童话在苍山下藏着的一个城堡。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夜晚灯火阑珊,火红的鱼儿灯,金色的伞灯,映着大理皎洁明媚的月光,这里就如白昼般明亮。

      在小吃街,清凉爽口的饵丝、凉粉,奶香四溢的烤乳扇,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吸引着不少的游客驻足。

      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一道别致的风景。

      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出大理的古朴、别致。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漫步古城,常见的,却是有不少放学回家的孩子,他们骑着车,互相说笑,或在某个摊边采购。原来,在古城里,也有几所学校,由于要修建古城,却未迁移。在大理,吃过饭在古城走走,对当地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古城,早已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大理古城

(三)丽江

      夏日看雪,无疑是最妙的。

      玉龙雪山,爬山赏山上雪。

      可似乎玉龙雪山下的蓝月谷却是最吸引人的。

      坐着游客观光车,来到蓝月谷。远处是山,近处是如天一般蓝的湖面。似是一大块玉石,又像蓝色的水晶,所有的赞叹都化为一句简单的“蓝!真蓝!”

      喜欢蓝月谷的淙淙流水蓝,喜欢她浅浅河床白,喜欢她涓涓流水淌,喜欢她平和却不失活力与波澜的心境。

      她就这样坐落在雪山的脚下,她是万万不能与雪山的雄伟壮观媲美的,她只是躺在群山之中,却没有声响的吸引着万般游客。

      天公不作美,走着走着,却下起雨来。细小的雨滴轻吹着她的两颊,无声,那一道道波澜却似荡漾在心中。游客如织,人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雨中的蓝月谷。

      蹲下,用手轻拨水面,刺骨的凉意从指尖漫上眉梢。原来,她亦美,亦忧伤。不然,她的水为何这样凄凉。导游说,蓝月谷的背后,有许多故事。她湛蓝的,深邃的目光,不就像在诉说么?神秘而又忧伤,忧伤却又不乏温柔,与这柔情中却又叫人肝肠寸断。

    “梦境的那头

      蓝月轻灵地闯入

      波光的水纹

      把我心中的梦

      轻灵地打开。”

丽江蓝月谷

      午后,方才登山。

      在三千多海拔的平地穿好羽绒服和雨衣,便去乘坐索道。

      在封闭的缆车中,也只略微感受到海拔的变化。俯瞰,古城只是一块小小的方块,云随着我们一同向上,时而若隐若现,时而又变化多端。缆车以一种平缓的速度向山上运行,周围犹如梦境的美丽景色就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徐徐在我眼前展开。只见成片的松树林,那恒久不变的绿色衬托着雪山顶上那一抹纯白,渗透着自然的无穷魅力,更增添了人们对雪山的神秘感。偶有一阵横风吹过,缆车左右摇晃,心中不由得一紧。随着缆车愈升愈高,高原反应也愈加明显,耳鸣、无力,却也丝毫动摇不了我们对雪山的期待。

      刚下缆车,(由于雨天)眼前是茫茫一片,不见山尖,却见那云海翻滚。顺着木头做的阶梯向上,胸口越发闷,幸有氧气瓶备着,猛吸一口,只觉清凉之意涌上,也舒服了很多。

    “玉龙昂首天咫尺,远视滇池照影白。”云开雾散,有时云蒸霞蔚、玉龙乍隐乍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像刚被玉液洗过,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恋碧绿;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气象万千。

      “海拔已经4569米了啊!”妈妈撑着扶手,倚在围栏边,喘着气。雪山,却少见的痕迹。青灰的石块层层堆积,偶有雪块藏在两石之间,可这究竟是云,还是雪,又或是云与雪的集合,没有人知道。

      “来,快到4680了!”爸爸在上面的一个平台兴奋地冲我们招着手。由于身处高原,胸前像是被无形的气体挤压,也顾不上再欣赏着雪山美景,坐在一旁:“不不,我不上去了,你们上去吧,我在这歇歇。”

      “真的嘛?来了雪山不登顶?”

      我犹豫了一会儿,“好吧好吧,上就上!”

      我一手拿着氧气瓶,一手靠着一旁的扶手支撑,摇摇晃晃的向上。

      原来山上的风光竟是这样!最高的平台处,人流如织,也有不少人席地而坐,贪婪的吸着山上所剩不多的氧气。最显眼的是平台中央的那个石碑,刻着“4680”,寓意着我们登上了主峰的最高处!

      其实山顶与半山腰的景,没什么不同,可,却是什么吸引着这么多的游客,即使不坐索道,只用两只脚,也要登上着最高峰呢?我想,这或许就叫征服。这是一种征服雪山,征服自然的勇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具有的,却是人人都向往的一种勇气。站在山顶,看着脚下的大地,我笑了。

      金沙遥遥拐弯去,玉龙长此泪如雪。

丽江玉龙雪山

      从大理开始,一路上便有人介绍丽江千古情的演出。

      怀着期待,晚上,有幸一睹这“一生必看的演出”。

      丽江千古情是黄巧灵导演的宋城系列的作品之一。从纳西创世纪,到如今的香格里拉,那些流传在云南民间的传说,被四百多位演员用歌舞的形式演绎。

      马帮英雄冒着风雪给前线送粮,茶马古道踏出的南方丝绸之路,玉龙族民为爱付出,人们在香格里拉被自由信仰所激扬。

      刚开场,就被舞台效果所震撼。三百吨的洪水,从舞台中央向前涌来,伴着空中点点的雨珠,似被洪水猛兽所吞噬,心中不由得一紧。

      舞台上她在舞蹈,柔和的灯光,优美的舞步,缓缓的、悦耳的旋律,我坐在黑暗的一隅,伸出双手,我捧起她刚刚跳过的舞步,微笑着任舞步声娓娓的轻弹着耳廓,深入耳膜。我醉了,不禁酒量的我,醉到在礼堂的舞台之下,好想不再醒来。

      旁白在礼堂上空回响着,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痛哭,一声声呼唤,一句句宁死不屈的誓言。男女演员逆着光舞蹈,小小的剪影在绿光的包围下增添了一份浪漫与凄婉。那是一份难舍难分的情,就这样,在天地之间,舞!舞!舞!

      帷幕落下,许久,不离席。

丽江千古情演出

(四)保山

      保山,在云南算是小众城市。

      它没有大理华灯初上的热烈,也没有丽江小桥流水慢慢淌的舒坦,它很不起眼,甚至有些落寞的躺在云南这片土地上。

      但它却代表了一种文化:永子(即围棋)。

      清华湖是保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停车,向里走一小段。没有介绍,没有“清华湖”几个大字,但,似乎人们都知道。

      沿着湖边的,是一条环形的雨花石小路,再向前就是一个小沙滩。米色的沙子在阳光下被晒得慵懒无比,孩子们不顾烈日,赤着脚,踏着沙,追追闹闹,好不惬意。我却打着伞,走着,看着他们嬉闹。

      “要是搁十年前,我也是这样的吧。”我回头,和妈妈说。

      走过沙滩,就是一块离湖边最近的滩涂。湖中被正方形的渔网圈住,分成一块一块。湖边,浮萍青青,偶有蜻蜓点水,泛起点点涟漪,还有些不知名的昆虫在水面跳跃。

      沿着小路走到尽头,是一个棋院。

      远看与塔没什么俩样,数数,一共八层。

      走进,它却像极了园林。走过一个拱桥,就是大门。棋谱陈列,永子夺目,古人对弈的雕塑随处可见。介绍说,每年有国际赛事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很难想象,保山这个城市,从以前的无闻,走到现在有多么不容易。从乾隆开始,保山人们就以拥有永子这一文化而自豪。时代变迁,他们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而是用尽所有去传承,去发展。爸爸的同事说,在保山,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必须会下永子棋。这是这个时代对永子文化的肯定,也是人们传承文化的决心。永子,也是保山人们走向世界的一条导线。一个小小的永子,却融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显而不露,宣而不扬。

保山永子棋院

(五)瑞丽

      最后一站,落在了中国的边界:瑞丽。

      车刚刚驶进瑞丽市,大到房屋,小到路牌,都是一种偏缅甸式的风格。周围的绿化带却没有了常见的那种树,而是用芒果、菠萝蜜树代替。大街上,随处可见缅甸人和中国人并肩走在一起。

      新奇。

      一寨两国,更新奇。

      一寨两国,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界线将整个村寨一分为二,东北侧为中方银井寨,西南侧为缅方芒秀寨,形成独特的“一寨连两国”的人文地理景观。

      寨中住着仅剩五十几人的布岛族,和傣族,是云南最具特色的人文景点。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竹篱笆挂着丝瓜,一头过了国界,一棵果树主杆在中国,接的果实在缅方,这样的情况在这儿比比皆是。一口井台两国村民共用,一只秋千轻轻一荡就过了国界。寨中一道黄线就成了边境线。寨子里的两国老百姓语言相近,习俗相同,同走一条道,同饮一井水,和睦相处,互通婚姻。

      原来,我们两国是如此接近。

      在银井小学,也有不少的缅甸孩子。由于中国的教育条件较好,不少缅甸人都愿意将孩子送到中国来。所以每天早上跨过国界线,晚上再走回缅甸早已是这寨子中的人们的日常习惯。

      或许,要不是有中国女兵的把守,根本分不清这是两个国家吧。

      沿路,地面上有中缅互文,一路走,一路不时低头学习着。寨子中的人们少见有门的家庭,却常见中缅人们在一起交谈。

      是的,这是个和谐美好的村庄。

瑞丽一寨两国

(最后)

      云南,对于世人来说,似是一场梦,又像与自然的对话。数不清,云南在多少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痕迹,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曾走在云南,或也梦着云南。或许云南也并不美的华丽,她只是美在平淡与清静。

      云南之行虽然很累,因为景点之间离得很远,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路上,但是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更学到了很多。还有很多景点没有一一写出来,比如,昆明的翠湖公园,文林艺术馆,大理的苍山洱海,还有瑞丽的莫里瀑布等等。云南还有很多小吃:手抓饭,野菌汤,饵丝,米线等等。

      虽累,好在一切值得。

      一切值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