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等于遗忘》|绝望的人生靠什么自我救赎

2023-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蜻蜓之旅

如果你总抱怨命运的不公;如果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如果你的孩子厌学;如果你正经历痛苦、迷茫而不知所措。

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接受不等于遗忘》。

这是一本令人心痛泪目的书

这是一本能给予弱小的人力量和希望的书

这是一本能让深处黑暗、孤立无助的人敢于直面苦难,勇敢活下去的书

这是一本记录了一个原生家庭失能、缺失教育、备受心理创伤折磨的少女如何勇敢直面人生并完成自我救赎的真实经历的回忆录。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天不遂人愿也是常态,因此如何面对人生才是关键。就像董宇辉说的那样——哪有什么避风港,风来了我就慢慢走,雨来了我就靠边走,打雷了我就捂着耳朵走。

《接受不等于遗忘》的作者埃米·尼特费尔德尽管年少历经坎坷,但归来依然还是那个少年,做回了自我。

她自学考上常青藤院校;她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她的学业;她是谷歌的软件工程师;她拥有高薪工作和同为工程师、人人都羡慕近乎完美的丈夫。

虽然她拥有人人都羡慕的事业和家庭,但是她始终无法完全走出成长带给她的痛楚。

可能你会说,如果我有她如今的成就,再多的痛苦我都愿意承受。可是现实是当你真的经历她所经历的痛苦时,恐怕很多人都没办法成功走出来造就一番成就了。

都说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痛苦需要一生来治愈。埃米就是那个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

埃米有个变性的父亲,因此父母在她年少时就离异了。她和母亲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不仅深陷债务危机,还要每天为支付账单和偿还信用卡而奔忙。

家里还因为母亲囤货的恶习而藏污纳垢,滋生了老鼠。(埃米这样描述过母亲的住所:家里东西太多了,我绕过所有障碍冲进洗手间,全家除了母亲的房间有门可以保护隐私外,另一个有门的地方就是洗手间。当然,家里除了母亲的床可以让人体面地坐在上面,另一个能坐的地方也只有马桶了。旁边就是浴缸,里面堆着吃完了的花生酱罐子,还有一大堆脏衣服,已经装不下了。)

如此恶劣的居住环境,使十几岁的埃米不得不在寄养家庭和精神病院之间流转。

埃米十一岁遭遇校园霸凌告知母亲后,母亲却说帮不上忙,让她告诉老师就好。在即将踏入哈佛大学之际时,遭受了性暴力事件。

埃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慢慢行为开始变得异常了,母亲就认定她有“注意缺陷障碍”,后来被医生诊断为进食障碍,住进了卫理公会进食障碍治疗中心。她先后四次住进过精神病院,十三岁尝试过自shā。

埃米唯一的信仰就是努力学习,她的梦想是十六岁读大学。她写小说、梦想考大学,别人说她是在逃避现实;她学摄影,别人说她的照片是在美化自我伤害。面对别人的异样眼光,还好有母亲和老师的支持,才让她坚持了下来。

是读书给了埃米力量,让她见到了那个优秀的自己;是工作给了埃米信心,让她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埃米用她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读书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话;埃米的经历让我们知道不被定义的人生才有无限的可能;埃米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我们可以受过去的影响,但也不耽误我们改变未来;埃米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伤痛可以接受但并不代表就能遗忘。

如果你想知道埃米在读书期间和在谷歌工作期间经历了什么;如果你想知道埃米是如何成功自我救赎的;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你想改善亲子关系,那么这本《接受不等于遗忘》就一定要读一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