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不美好散文青春

宁为一岁一枯草,不做游子梦里花

2017-04-14  本文已影响204人  依亟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 顾城《避免》

顾城的这首诗,我初中的时候就接触了,作为当时非常励志的学生而言,对这首诗的评价是极其低的,因为这句诗太绝决,让人太没有期望了。我想:但凡读了此诗的人,应该会有两种倾向,要么相信了顾城的避免,要么认为他是个堕落的诗人,这里的堕落倒不含贬义,诗人不堕落便无才华,顾城如是;海子如是;抛妻再恋,在爱情里堕落的徐志摩亦是。和“一个有多么不正经,唱的歌就有多深情的歌手”的道理一样,感性需要宣泄欲望,只有理性才会禁锢人格。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你可以选择骑车而避免上班迟到,你可以选择打伞而避免自己被雨打湿,你可以选择不吃东西避免肥胖,你能避免的东西确实太多,但你唯独避免不了开始和结束。因为太多的开始是不由自主的,太多的结束是出乎意料的。你能掌握的少许开始与结束,其实就像“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的无奈一样,你逃避了一个开始,就得投入另一个开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如何面对开始和结束,如何掌握开始和结束的主动权,让自己无悔无愧于一生。

想起一个例子,一对夫妇,女人生产时难忍疼痛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叫和痛哭声,女人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生孩子了,产后男人握着女人的手泪流满面的心疼到:“咱以后再也不生了。”女人会心一笑,已经发下了又一个誓言:一定要为这个爱我的男人再生一个。这就是经历爱情打磨后的周而复始,每一个开始都是爱的付出,每一段结果都是爱情的结晶,生产时的痛苦虽然痛苦,但始终抵不过爱的温暖和幸福,况且,生产是女性的天职,这就是往哲先贤所谓的道理:孔夫子眼里的伦理纲常,老子眼里的道法自然,如是而已。

老子曰: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岁一枯的原上草,在合适的时令节气里,在合适的土壤气温里,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草儿其实从不选择随意的开始,但只要开始后,便不顾行人的践踏,不顾白天黑夜,只顾风雨兼程的成长。因为它们只为惜生时,惜昼暖,惜人间烟火,永远保持着向阳的姿态,吸收雨露有如采蜜之蜂般殷勤,成长犹如衔泥之燕般飞快,伫立如岩上之松般坚韧,枯萎如飞蛾扑火般决然。苏子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粟之于沧海,草之于平原,蜉蝣之于天地,人之于世界……都太过于渺小,然而,渺小不是拒绝伟大的理由,易逝也不是推脱永恒的辞令,历史会记住奋斗者的名字。因为无人不世界,无草不平原。

有人把生命的过程看做一朵花,印度诗人泰戈尔就有诗言“生若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恬静的诗韵意味着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但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生命过成夏花般绚烂呢?如果你变成了一朵绚烂的夏花,只是绽放在了无人知晓的荒野里,那又是何等的凄凉,所以我宁愿自己的生命是一棵草,渺小的在广袤的大地里识别不见,淹没无闻,这才有了给自己平静自然生长的资本,不为绚烂,只为生命而行走出如草般健康顽强的轨迹。

其实回头想想,每个人的生命不过如此,波澜壮阔后的平静,暴风骤雨后的静谧,欢声笑语后的孤寂,都不过像一棵草的结局,那些不甘平凡的人,忘记了他折腾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归于平凡,那些被绿叶衬托的高高的昂贵的花朵,最终的结局是在日晒雨淋后残废的把头埋在草丛里,草的怀抱很温,也很暖……

既然避免不了开始和结束,而人生启程后非得选择的话,那我宁做一岁一枯草,不做游人梦里花。

宁为一岁一枯草,不做游子梦里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