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美]艾略特·阿伦森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读书人的世界

一、人们为何会从众?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对于别人的信念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人为什么会接受影响?怎么接受影响的?这个影响到底是什么?

2.从众心理

(1)从众的原因:想看一下别人如何表现,来确定我们自己的表现是否恰当

(2)从众的影响:

积极影响:从众行为大概率上是一个恰当的行为

消极影响:有时,不良的从众行为会带来灾难和错误。例如,依从于希特勒团体的人;众众于举行游行示威、暴乱的人。

(3)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第一类:依从

目的: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

原因:对权利的依从

第二类:认同

含义:认可一个群体的行为、态度,认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因素:吸引

第三类:内化

含义:把一些准则和信念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把它变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反应。内化是被影响程度最高的一类,我们愿意真心接受一样东西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旁观者效应

由于情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每个人责任上的分散,围观群众的行为会受到现场其他人的制约,愿意帮助他人的概率就会变低。

4.感悟:人是处在社会生活当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与社会息息相关,无法独立存在。正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因此,学习并了解社会因素对我们会形成什么影响就十分重要,它能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的生活和成长。

五、如何减少偏见

1.偏见

(1)含义:

刻板印象:把某一个特征归属于一个群体。例如:提到警察就想到男性,提到老师就想到女性。

偏见:根据部分或不完整的信息而概括成的一些负面的态度。

(2)性别偏见

大多数人会认为重要领域或者领导或管理高层都是男性占主导,认为男性的能力更强。

(3)偏见的形成的因素

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低,越容易形成偏见。

转移攻击目标→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不能直接报复,所以需要转移攻击目标

从众→想自己的行为更符合大众的行为方式

(4)如何减少偏见:

让那些有偏见的人直接接触,通过这样就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2.启发:

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都某些事或某些人存在偏见。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地位较低、受到挫折和自信心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如果能与那些有偏见的人接触,就能减少偏见。然而,我却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

我也对一些人产生过偏见,我个人认为,产生的偏见的原因是ta在某些方面上跟我的不一致性,因为我们的想法、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我的偏见,进而产生排他性。例如,我喜欢干净的环境,而ta比较随意,不爱整洁,我就对ta有偏见,认为ta是一个邋遢的人懒鬼,即使我和ta直接接触了,但是因为存在偏见,我会主动忽略ta的优点,放大ta其他缺点。因此,对于本书中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