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红红的诗意栖居

6月,在孩子们的毕业前夕,带着他们一起参加了由海豚传媒组织的《等爸爸回家》的全国读书会。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初读——一个关于亲情与成长的故事

收到《等爸爸回家》这本书之后,就先翻看了起来。封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傍晚,海面上波光闪闪,一个小男孩儿正在岸边,他望着海,好像在沉思,又好像在等待着谁?她的脚下是一座一座的房子,这是一个海边的小镇,每座房子有着黑黑的屋顶。封面上除了海的蓝色之外,黑色应该是使用最多的元素了。打开书的环衬我被惊到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本书的环衬是纯黑色。我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会不会太过于悲伤。说实话不太喜欢过于悲伤的故事。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还是翻开了这本书。书的前扉页上有海鸥在飞舞,海鸥俯视着海边的那个村庄。这时候房子的,黑色元素越来越多了,再往里面翻,扉页上,海滨小镇掩映在薄雾当中,书的扉页上面的两句话提到了对旷工的感谢,我才想这本书可能和旷工有关,从封面到扉页,那挥之不去的黑色可能就是煤矿的颜色。带着猜测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个故事。

说实话,第一次看这个故事并没有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倒是其中有几页全部由黑黑的煤灰铺满的画,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书中还有一个跨页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一家四口在晚饭后一起在阳台休息,妹妹躺在妈妈的怀里,我躺在爸爸的怀里,妈妈和爸爸坐在躺椅上,紧紧的依偎在一起,虽然书中有大量的黑色元素,可是有这几幅温馨的画面,已经足以让人感觉到,这个家庭中的爱与温暖。我觉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时,也是一个关于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再读——发现图画书中的秘密

这本书我早在读书会一周前就在班群里面推荐给了学生,我不知道他们看过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看的时候会不会以后我一样觉得这本书有一些压抑,甚至不那么有趣。在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之前我仔细地去研读了彭老师的教学设计。读完之后,真是受益匪浅!在彭老师的解读中,我才发现书中自己有很多细节都没有去读清楚。比如说小男孩儿家的摆设透出了这个家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家。还有那四幅非常相似的海底采煤图,我看的时候完全都没有发现它们的差别,其实绘本的奥秘就藏在在这四幅图当中。它们展示了爸爸一天的工作状况:第一幅爸爸和他的工友们才刚刚开始工作,第二幅,他们已经辛苦的劳作了很久,因为旁边的装煤车已经快装满了。而第三幅中,其实暗示了爸爸他们工作的地方发生了塌方。第四幅里面没有人,只有黑黑的煤矿,但是这幅图最有张力。因为这个时候,经历了矿难的爸爸是生是死,我们都不清楚。看来呀,读图画书真的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对这四幅图的解读如果到位的话,我们才能知道原来这本图画书当中的亲情更为特殊,爸爸做为一个煤矿工人,他白天的工作不仅仅是辛劳,有时候甚至面临的是生死的抉择。而他回到家却永远风轻云淡,还是给孩子们带回了大大的笑容和拥抱。这种在困境中的以爱相系更让人感动。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觉得亲情更加的可贵,对书中爸爸给予家庭和孩子的那种深深地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共读——感受在困境中以爱相系的感动

打开课件,我问孩子们有没有等爸爸回家的经历时,少数同学举了手。可能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在身边,没有尝过这种离别的滋味吧!只有少数几个举手的孩子说了一下等待爸爸回家吃饭的感受。

正式地翻开这本书,我一页一页地和孩子们分享着。在那几幅看似相同的图画当中,我特意地停留,让孩子们去进行观察和猜想。很多孩子在读完之后,也表示他们之前看的时候也没有发现这四幅图之间的差别,也没有发现这四幅图联系起来竟然是在讲述一次矿难。当读懂了这些时,不少孩子似乎紧张起来,他们为那个辛勤而爱家的爸爸辛担忧,当最后看到爸爸平安回家时,孩子们也非常的开心。

绘本当中有两个地方,对比非常的强烈。爸爸在矿井下遇到了危险,可是小男孩儿对这件事是浑然不知的,他正在去帮妈妈买东西的路上顺便去了爷爷的墓地。爷爷的墓地在海边,海面上风平浪静,非常的漂亮。海的蓝绿色钟透出一种宁静和美丽。而就在此时,矿井下的父亲面临着生命的危险。黑黑的煤灰让人不知道这位父亲是生是死,作者将这样的两个场景交叉来写更能够突出父爱的深沉和伟大。在小男孩儿看来如平常一样完美的一天,原来对于父亲来说,他却经历了一场生死的磨难。也许我们安定的生活之外,总有无数个爱我们的人在默默地付出着。这些小男孩儿还不知道,可是我们读的读者们却非常的揪心。读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孩子还是非唱感动的,他们对那个并不富裕,却有着浓浓爱意的家庭充满了敬意,那种在困境中,以爱相系的感情在慢慢融化着孩子们。

在交流环节,我们去理清了整本书的写作顺序,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去探索一下这本书当中的写作秘密,有的同学发现文中有一句话经常出现:“就是这样——”。我问孩子们,这仅仅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吗?为什么小男孩儿一直要强调就是这样。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疑惑。接着有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的,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仅反映了这个小男孩儿日常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透露出煤矿工人生活的艰辛和单调。然而隐藏在这种平凡之下的,其实也一种伟大的力量,父爱的力量。

读书交流会上,一开始我有一些失望,因为孩子们似乎对等爸爸回家这个主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感兴趣。在上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本身读过这个故事,所以有些走神儿,可能也是我自己的引导上面不够有趣,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们对等待爸爸这件事情本身没有真切的经历,虽然在共读之后之后对这种等待的感觉,对父爱理解更加深刻了,可是这种理解仿佛如无法深入他们的心灵。后来,有孩子在自己的读后感中也写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她的爸爸一直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她一开始读这本书并不感冒,可是在班级共读了之后,她觉得应该学会去珍惜爸爸每天在身边看似平常的唠叨和爱护。也许一本书真的要读多次,在不同的年龄段读,才能读出它的内涵,我们在带领孩子读书的时候,不要去强求孩子们一定要领会你觉得感动的地方,或是一定要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某本书,孩子在看书的时候,而要去发现孩子们真实的精神成长过程。

最后,我们以一个思考结束了读书交流会:你觉得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呢?孩子们的回答很多:父爱、亲情、矿工生活、成长……我觉得,我也在书中读到了自己需要的,就是那句:“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好书共读】在困境中,以爱相系 ——共读《等爸爸回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