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过孩子吗

2019-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辉辉随笔

初中同学来访,聊起了往事。

感觉那么遥远,竟然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很多人和事都已忘却。

记忆最深的是班主任,老董。

老董,大高个,身材魁梧,却有着跟身材完全不符的细腻情感。

老牛,破车,疙瘩套;

老婆,孩子,热炕头。

老董说,如果你们不努力,这些就是你们今后的生活。

九十年代的初中生,有些已经春心萌动了。

我们班的一对男女生互相萌生了好感,他们自以为隐藏的很深,这只是他们觉得。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早恋了。

按照其他老师的做法,这还了得,必须禁止。

一般的做法就是调座位,离得远远的,免得亲亲我我,减少接触的机会。

老董,偏不。

把他俩安排在了一桌,不是互相喜欢呢,给你们机会。

其他老师反对也没用,老董是班主任,这是他说了算。

一个学期后,小情侣开始不停的闹别扭,男生主动找老董,要求调座位。

老董解释说,这些孩子三观都没最终形成,啥是喜欢,啥是爱,根本分不清楚。

就是小猫小狗的爱情,就几天的热乎劲。

热乎劲过了就开始彼此嫌弃了,发现对方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好。

所有的缺点都暴露了,感情淡了,回归到普通同学了。

分开了,也就收心了,开始专心学习了。

初中生处在叛逆期,越是阻止越好奇,如果调座位分开他们,只能在上课时起作用,下课呢,回家路上呢。

当年没有网络,不然老董也会成教师界的网红。

那对“情侣”呢?

大学毕业后每次回家都会去看望一下老董。

每次初中同学聚会我们都安排他俩挨着坐,让他们重温一下当年的青涩情感。

我小时候上学,父母都告诉老师,不好好学习,不听话就可以打,别打坏了就行。

一次我前天晚上没写作业,中午被老师锁在教师里补作业。

同村的同学通知了父母,他们来给我送饭。

等老师吃完饭走过来时,父母围着老师道谢。

感谢老师帮忙管教不上进的我,不写作业就得罚,老师做的对。

现在的老师,其实还是一样的。

只不过被过多的负面新闻过度的渲染了,成了一个彼此尴尬的关系,彼此已存,又彼此提防。

网络发达了,应该多多宣传正能量,不要每天关注那些黑暗的事件。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人,父母是起跑线,老师是领路人。

带丫头出去旅游,景区里她要买玩具,我拒绝了。

我想的是,老子带你出来,是让你感受大好河山,接受心灵洗礼的。

那些玩具,哪里不能买,何苦穿越千里,来这里买个玩具。

看着丫头一脸不情愿的表情,让拍照也不配合。

越想越气,在丫头屁股上就来了一脚。

旁边的几位老人看到了,对我指指点点,小声嘀咕:“唉,动不动就打孩子,咋都这样呢”。

我瞬间醒悟了,知道自己错了。

丫头很乖的,平时除了书很少跟我们要这要那,偶尔要买玩具,我们讲道理后,她就不买了。

也许这次她的确看中了喜欢的东西。

孩子的成长的经历,也应该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父母有时候是一厢情愿的强迫孩子做事情。

孩子在海边玩水,玩沙子不一定就比在村子的小河边玩的更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带着孩子进了景区,发现他们并不感兴趣。

我们觉得没意思的地方,他们反而玩的不亦乐乎。

现在,我改变了思路,每次让丫头自己选择今年想去的地方,她在书里看到的,或者听朋友介绍的。

我们只是配合,不左右她的想法,适当的给一些合理的建议就好。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孩子就不能成为普通人呢。

坦然接受孩子未来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只要她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快乐的生活就好。

父母的思想才是子女的起跑线,阶级在固化,资产只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思想方面。

解放思想,才有可能改变未来。

从今以后,我是不会再打孩子了,手并不一定比嘴管用。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