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书法毛笔字书法学习

和书法有关的问答(四)——写字别扭和起步的法帖

2019-06-02  本文已影响1人  不熟的果实最好

一、写字别扭怎么办?

所谓的别扭,其实是我们看惯了印刷体和好的书帖之后,看见不流畅、不自然的字就会有的感受。

应该先读帖、临帖,书法美的因子都附着在名帖上。熟悉掌握了经典帖本的写法,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炼、思考,自然可以练就一手好字。

比如临写《兰亭序》,足够练习几年;脱离书帖还能写得自然顺畅而且秀气,就会感到脱胎换骨。写字的水平提升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越是成熟的书家越不会写出别扭的丑字。

二、写字的时候总喜欢看手中的笔,而且感觉是强制动作,该怎么办?

如果是毛笔,的确需要根据书写条件不断观察笔尖:一是看墨的饱满程度;二来也看有没有呲出来的杂毫,或者笔锋上沾到了墨块。

这都是为保障把字写好,因为毛笔笔尖的稳定性远远不如其它硬笔,但由此带来丰富的表现力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写字时应该全神贯注,而观察笔尖几乎是个一笔带过的反射动作。写字不一定在想如何把这个字写好,而是下意识就能把字写得儁拔、优雅的前提下,让笔下的意识跟上文思,往往这样才能写出佳作。好比《兰亭序》、《祭侄稿》和《寒食诗帖》这样的神品书作,内容论及死生,满纸悲凉;书者写出郁结之气时,必然会忽略笔尖的细节,此时就算写出败笔也因为服从于气韵和主旨而显得生动。

只是在书写过程中,重要的“字眼”与布局呼应的地方需要额外用心,这时应该考虑经营笔画。

意识过多停留在笔尖,频繁腾出精力是写不好字的,无论毛笔还是硬笔都一样。强制地看手中的笔,就需要强忍不看,反复坚持就改过来了。

三、书法传道还是传技

1、无论从审美还是实践角度来说,书法都可以从功底、书卷气和气宇三个层面阐释,欣赏整幅书作就还要考虑谋篇。所以解析书法包含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它也是观察书法的不同角度,传承书法必须包括以上所有方面。

2、所谓的“技”仅是指功底,包含技术、技巧等细分的内容;功底需要十年板凳功,写到“入体”而不“泥古”就算功力到位了。

3、所谓“道”有点虚无,根据它在书法理论当中的指向,可以明确为书卷气、气宇和谋篇。

1)优雅、收敛、瘦劲、灵动的书卷气,出乎自然,来源于教养、学识、见识和领悟;

2)轩昂抑或放逸的气宇,来自真诚,源于赤子之心和士子意气。

3)此外,谋篇力求自然,是通过大小、浓淡、枯湿、粗细等多方面要素的对比与呼应来达成;巧营笔画实际上是谋篇层面的考虑,并非单字的结体或运笔问题这么简单。

所以传承书法不仅要“传技”,还要“传道”。完整地传授才是书法的本来面目。

我写过一篇关于书法审美观察层面的文章(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书法的魅力无穷,拨开迷雾才方便在行走中判断方向。

四、准备高考,怎样让字更好看?

1、考试答题的字好看一点无疑可以取悦阅卷的老师,但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信心。但临时突击很难让写字的水平跃升,而且占用宝贵的时间最不值当。考试时写得工整、清晰、流畅就已经很好了。

如果写字的基础不好,在这种时候要注意避免写得太有个性,这通常会让观者皱眉头。

还有充分时间的话,也可以熟悉法帖的写法,在平时就有意练习。

2、那选什么样的法帖最好?

1)汉字优美的因子都隐藏在历代法帖当中,学好了经典法帖,就会把字写得规范而富有书卷气。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古代法帖,因为它们经历过漫长的时间考验;

2)日常生活中需要写得快而且好看,所以应该学习行书字帖;

3)多年来看惯了印刷体字,说明对工整的汉字之美有了基本概念;也写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写字的习惯,这时需要的不是从头摸索,而是规范。

综合以上要求来看,临写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妥当,学习他优雅、收敛、瘦劲、灵动的结构与笔法。最好的范本是冯承素摹本,在网上可以轻易找到极其清晰的版本。

用旧报纸、中楷笔,写核桃大小的字,用不了很长时间,字就会焕然一新。

翰墨宝筏——思翁大展巡礼

摊卷添灯写压纹

英雄此季赴轮台

不添烟柳也春山

和书法有关的问答(一)——书法字库和拇指着力

谷雨忆洛阳

和书法有关的问答(二)——看起来成熟与大字难写

书法核心的字眼

多看一眼的要领

春日遣怀——红尘二首

凌寒亦着枝

哪个才是宋徽宗

云在青霄水在瓶——禅机和书法的疑案

中原北望气如山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无公则无南宋

斜风细雨入汤山

北宋的几个瞬间

几种讥讽

明珠就性赠襄阳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黄鹤楼的鹤是哪一种黄

盲写的状态

酒后的状态

荒原一联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