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追寻》
关于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犹太人。他不仅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的理论特点,就是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这两位大师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由于他善于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方法运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的分析,因此也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人应该认清自我,成为与自我潜能相符的人,追寻真正的幸福。
所以呢,弗洛姆在这里还把权威分成两种,一种是“非理性权威”,还有一种是与此相对的“理性权威”。他特别强调的是,对“权威主义”的批判,不是对权威一棍子打死,而是只针对“非理性权威”,不针对“理性权威”。
第一个,接受指向。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种性格指向的人认为“一切好的东西都从外面来”,包括物质啊、知识啊、爱情啊、快乐啊,一切的一切,统统都要从外面来得到。对这种人,“爱”就是“被爱”,他特别依赖别人提供的帮助,如果只剩下他一个人,那就会茫然无措了。他是很好的聆听者,但是如果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就一脸懵逼了。
第二个,剥削指向。这种人也和接受指向的人一样,认为好的东西是来自外界的。不过不同的是,他获得外界的东西,不是靠接受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去抢。这个也很容易找典型,比如说这种人对爱的态度就是巧取豪夺,而且觉得,只有那些能从别人那里抢走的东西,才有吸引力。对这种风格是不是有点熟悉呢?他们的座右铭是什么呢?“偷来的果子更甜”。
第三个,囤积指向。这种指向的人和前两种都不一样,他们对从外界获得的任何新东西都没有信心,所以他们的安全感建立在囤积和节省之上。不管是物质、金钱还是感情和思想,他们都喜欢囤囤囤,不要新的,只要已经有的,不要花,只要囤,不要消费,只要占有。对爱情,他们不给出爱,而是通过占有他们所爱的人来获得爱。他们的座右铭是“天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第四个,市场指向。这个也不难理解了。具有这种性格指向的人呢,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可以交换的商品,它的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不仅物品是这样,包括爱情,甚至包括他自己,也都是可以交易的对象。对这种人来说,他能把自己卖出去,就是成功,就是有价值;相反,就是不成功,没有价值。比如有个人对思想的态度就是“这个有没有用,能不能做交换,不能换来钱的就是没用的思想”,那这个人必定就是市场指向为主的人格了。
可以说啊,生产性指向概念的引入,是弗洛姆借用马克思的生产性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所进行的改造,也是他的思想体系和弗洛伊德体系最不同的地方。
但是弗洛姆告诉我们,在追寻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先思考一下,这个目标是不是真的是我所求?到底对我有没有价值?这些目标,到底是真的来自我的本心,还只不过是社会的权威灌输给我的?这些目标,会带来更多的善,还是引发更多的恶?实现了这个目标,能让我得到真正的幸福吗?所以他是教你不要盲从,要学会自己做判断。
体会:
这本书是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听起来是有点哲学和深奥的,但是又是世界的根本是本源性的,所以如果能理解其内在的价值,他对人生的启发意义也是根本性的。
作者可以被认为是新的精神分析流派的开创者,在上个世纪的早期一些优秀的哲学家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认为创造和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所以我们要谨记一些做人的启示,时时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