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等、哲学及其它
一次闲聊中,一位生长于渤海边的朋友语我,大连海边的礁石沙滩上,常常有各种海鸟翔集,捕鱼捉虾,不亦乐乎!其中有一种海鸟的捕食方式与同类迥异,它们有鹤一样细细高高的腿和弧度美丽的细长的颈项。它也在海边捕食,却从不盘旋、俯冲,而是静静地伫立浅水中,等待小鱼小虾之类游到自己脖颈长度的范围之内,轻而易举地啄而食之。
朋友说,这种海鸟等待食物时的样子很是有趣,它一只腿兀立在不及膝盖深的海水中,另一只腿悬空蜷起,全身重量落在那只细长得令人担忧的腿上。
有意思的是,它从不顾目盼兮,而是把长长的颈项偎依在自己身上,美丽的脑袋钻进洁白的羽毛中,双眼闭阖,恬然入眠,安然如居于万籁俱寂阗静无语的夜色之中。它会保持这种姿态很长久地一动不动,优雅身形倒映在海水中随着粼粼波光荡漾,令人痴迷。
直到有鱼虾们从容游来。这海鸟才会倏然双目睁开,窄长而尖利的喙闪电般割破水面刺入水中,准确无误地衔住一条鱼虾,然后迅速恢复原来的姿势,又一副恹恹欲睡的慵懒的憨态。一连串的动作异常迅捷麻利,令人咂舌!除了几朵细小浪花溅落,一切都那样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朋友最后说,这海鸟的名字叫“qiongdeng”。
呦!多么美妙而又生动的名字!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只是觉得这称谓实在很形象。东北方中“穷”有“傻”、“憨”等表示“盲目”、的意思,引申开来也有“穷尽”、“长久”、“持之以恒”或“坚持不懈”的意思。不就是坚持不懈地等待下去吗?为了文雅一些,我姑且名之为“琼等”。
按《圣经》的说法,是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换而言之,是上帝让琼等以这种方式生存繁衍。而达尔文告诉我们这是源于物竞天择。不同的生存环境、生理条件决定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琼等的这种捕食方式一定符合它自身的生理条件和生存方式,有它客观存在的的合理性。琼等们非“傻”亦非“憨”。如果以这种方式等不到鱼虾,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进化论,那它们必死无疑,在险恶的自然界所提供的逼仄如罅隙般的生存空间里,在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为主旨的惨烈竞争中,“守株待兔”的消极被动生存方式,必然导致一个物种走向灭绝,灰飞烟灭,其骨骼早就成为海底的化石,成为考古学家或者古生物学家实验室里凝固的标本了。
奇怪的是,没有一只琼等死于饥饿,反而繁衍生息、种族兴旺。由此,与其说这是一个物种的生存方式,毋宁说是生物适应自然维系生存的一种独特的技能或技巧。
琼等雍容矜持优雅从容的绅士姿态,琼等勿急勿躁沉稳淡定的求生心态,让我不禁想到中国几千年前的一个老人,他的睿智始终让我景仰。他就是函谷关外那个挥就五千言《道德经》,然后在青牛背上渐行渐远的哲人。
老子讲淡泊无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无为无不为,绝不是为无为而无为,而是为有为而无为。无为是道家的一种处世理念和方式,是一种手段抑或一种途径,目的是为了有所作为,也是寻常所说的“道法自然”。假若我们把在海天之间飞翔盘旋往来觅食的海鸥呀海燕呀等海鸟,比作不辞劳苦周游列国的孔子,那么,琼等就像是在壕之上尽享“鱼之乐”的庄子。
遗憾的是,无论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思想,还是隐逸遁世追求无为无不为的道家思想,都只是一种思潮理念,抑或一种理想追求。没有一个道家中人真正完成从无为到有为的华丽转身,达到极尽善美天人合一的境界,恐怕即使德高望重的老庄也没有达到。
可是,这种海鸟却历经数万年繁衍生息,在进化的漫漫长途中一代一代地践行着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它们举止洒脱,行为倜傥,自然流畅,不着痕迹。处静观动,静动合一,如行云流水,似山光月影,一种高超的境界在蔚蓝的海水与斑驳的礁石之间徐徐展开。像诗行一样隽永、简洁。
从审美角度来看,简单而纯粹的捕食方式在琼等这里变成一种艺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生存艺术。同时沿着这种绘画艺术般意象弥漫着的形象思维线索追索开来,就不难发现,这美丽的海鸟用自己朴素的捕食方式也在演绎从无为到有为深奥的哲学命题,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无为的真谛,让抽象思维闪烁出幽幽的光芒。
一种绝顶的聪明,而且绝对是大智若愚者的手笔。
西周初年有一姜尚者,特有头脑,曾辅佐周文王、武王吊民伐罪灭殷建周,其人善于垂钓,传说还是直钩钓鱼,与琼等一样“愿者上钩”嘛。思维进行到这里,我们应该捕捉到一个灵感,一个在人们思想中时隐时现、徘徊纠结的心灵信号。这里很有一种佛家“空”的境界,让人品尝到一点点仿佛“觉悟”的味道。
中国古代佛学思想有南北两派。南派代表是慧能,主张“顿悟”,北派代表是神秀,主张“渐悟”。他们的分歧可以从两则著名的偈语来感悟。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寓意禅是一个渐悟的过程。慧能则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谓万事皆空,何须刻意为之?蕴含更深了一层。
这里不是谈佛说禅,而是来体味这里的哲学味道,是用思想的触角去摩挲和感受人类思维的温暖和哲学的惬意,二者不是很有无为无不为的道家意境吗?佛道二者在思维上惊人的相似之处,让我们不能不喟叹哲学是对人类最高智慧的凝集和淬炼。
时空浩瀚,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都在用自己的生存方式加工制造自己的生存哲学,而这些经理性缜密概括出来的抽象思维又是何其相似,像树干衍生的枝桠枝叶与江河主流溢出无数蜿蜒的分支,在二维图形中的痕迹如出一辙。而正因为如此,无论滥觞于长江流域还是两河流域,不管发源于地球的东方抑或是西方,全人类的文明虽然历经艰难曲折九曲十弯,却始终很微妙地缄默地朝着一个共同的指向。
作为思想,我不反对儒家,却更倾心于道家。琼等似乎颇得道家意旨,而且它们绝不空谈,倒更注重对哲学的践行,更执着于海天之间那份忠贞不渝的等候。
28.0p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