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仇恨到信仰是大多数人的心路历程——观《宾虚》有感
美国电影《宾虚》改编自卢·华莱士的同名长篇小说。该片获1960年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11项奖。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
护民官米撒拉回到了故乡——以色列的朱迪亚,重遇了儿时的好友宾虚。宾虚家是犹太人的豪门,在犹太人中享有相当高的待遇,为了控制犹太人,使他们臣服于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米撒拉希望宾虚帮忙。
但宾虚不肯出卖自己的民族,于是两个好友决裂了。随后,米撒拉找了借口治了宾虚一家谋反罪,宾虚被卖到一艘军舰上当奴隶,他的母亲和妹妹被关进了地牢,并感染了麻风病。
一次偶然机会,他救了罗马军官阿留斯的性命,阿留斯将他收为养子并把他带回罗马,得到罗马皇帝的接见,开启了复仇之旅。
后来,宾虚与米撒拉在马车比赛中,打败了仇敌米撒拉,米撒拉去世。
再后来,在耶路撒冷,他看到基督行神迹,包括医治了他妈妈与妹妹的麻风病。他目睹了耶稣被钉十字架,回想起耶稣所说的“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于是,宾虚在爱人切斯特的帮助下,放下仇恨,找到信仰,成为基督徒。
《宾虚》就情节而言,有血有肉。有爱情、亲情、友情;有忠诚、有背叛、有复仇、有放下……
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关于朋友间背叛与复仇的故事,类似《基督山伯爵》。
就场景而言,气势恢宏。每一个有身份的人物出场,必定是排山倒海,气氛庄严。
最惹人注目的场景是宾虚与米撒拉的马车比赛,这何止是一场比赛,其实是一场生死较量。
虽然米撒拉用尽心机,但他还是输了,最终命丧黄泉。
宾虚个人的复仇成功,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快乐。
我想那是因为他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人们没法像他一样复仇,那块土地被侵略者罗马人占领了,这是宾虚不能接受的。
然而这是历史的趋势,是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的。
如果心中一直藏着仇恨的种子,那这样的日子实在无法过下去。
所以他的爱人才引领着他去听耶稣的教诲,放下仇恨,放下执念,相信上帝的存在,爱你身边所有的人。
当宾虚见证了母亲和妹妹在神的关爱下恢复了健康时,仇恨的潮水退去,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这是一部充满宗教色彩的电影。虽然耶稣的神迹带有很多神秘,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苦难中,我们真的需要某种东西的支撑才能活下去,比如仇恨,比如信仰。
宾虚熬过了战舰上三年的奴隶生活,熬过了赛马场上的生死搏斗,这是仇恨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当某种力量处于上升阶段,锐不可当的时候,个人能做的真的微乎其微。作为头脑清醒,有责任心的人也会痛苦,宾虚便是这样的人,但他无力改变现状。此时像宾虚一样的人便需要某种信仰作为支撑,好在影片结尾,宾虚找到了这种信仰。
从满怀仇恨到心存信仰,宾虚的心灵从动荡走向平和。
作为普通人,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宾虚所经历的一切,但大多数人的一生,都会遭遇属于自己的苦难,我们之所以能坚强活下来,其实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和宾虚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