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凡文萃遇见杂散文库

丢失的二百元?

2018-04-22  本文已影响23人  开在夜里的花儿

(文/亦浓)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晚上,偶然查看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发现两天前有一笔200元的转账找不到出处,查看发现,是转账给了某个个人,关键是在这一转帐金额后不到十分钟,就是在量贩超市里收付款记录一百多,这么接近的时间到底怎么回事呢?左思右想没有想明白,遂猜测,难道超市收款员单独多收了?

苦思冥想这二百元干啥了?还是记不起来了,好吧,可以肯定,就是超市收款员给偷偷点了,是否将手机交给她扫码时候他先转给了自己200,然后才进行的超市收款操作?肯定是这样的,因为付款时很信任超市,从未仔细监督和确认,嗯,看来以后真的注意了!

猛然想到,微信支付还有这么个漏洞嘛,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后患,得赶紧把手机里的工资卡解绑,太不安全了!等想到更好的辙再考虑是否绑定手机。

立马将银行卡和手机直接解绑,松了口气!

过了几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与我联系预约周日去健身事宜,有些莫名其妙“为何预约?我没有买过健身卡啊!”“女士,某天在某超市门口我们俱乐部开业搞活动,预交200元享受几次,您当时办了一张……元……”

噢……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回事啊!

过后想了一下,为何在查不到这钱的出处时候会直觉怀疑超市收款员?

其一是因为,两笔支付费用的时间相隔十分钟左右,时间太短,想着当时自己应该是在超市逛着呢,除了收款处,还能在别的哪个地方支付呢?

其二,是对收款员的不信任,如果信任她,不会对其妄加揣测。

想起了《疑人偷斧》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隔壁邻居家儿子偷走了,至此以后,他看到邻居家儿子觉得他说话也好走路也好,无论干什么都跟常人不一样,处处显示得都跟一个小偷的样子似的,总之,很像是就这个人偷走了他的斧头。

后来,丢斧头的人将斧头找到了,原来是他上次山里砍柴时将斧头遗落了山谷。找到斧头之后,这个人再看邻居家儿子,他说话走路的时候就正常了,也没有异于常人的偷偷摸摸的举动了。

疑人偷斧,说的是因对人抱有成见,导致毫无根据和理由的怀疑人。

而我从自身发生的这微信支付后却忘记了这件事的例子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人有时候会先入为主的以个人臆想去判断事情,并在揣测臆想中将事情的细节进行细化补充,慢慢的就完成了想象的故事,但实际上离真相却是越来越远了。

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同事之间,遇到任何问题,如果缺少沟通和基本信任,只是私下暗地里去揣测想象,或者之前本就有一些看法和成见,就难逃冤枉无辜之人了的魔咒。

沟通了也不一定能够顺畅明白,不沟通去揣测则更是仅凭自己一个人的想象,对涉事的不知情的一方可谓“躺枪中弹”了,而情分就是这样慢慢溜走而不自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