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分享13期『育儿愈己的十堂课』训练营】第一次微课作业
案例:凡凡,5虚岁,男孩
凡凡妈妈来自北方,嫁到南方小镇,不久生下凡凡。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就开始常因为婆媳问题争吵,妈妈常常对凡凡表达“离婚”“不要你”的想法,但内心又很放不下孩子,不断指责奶奶的强势,爸爸的不作为。
而孩子的表现更是让妈妈抓狂。
1、凡凡出门就要腻在妈妈身边,即使有再好玩的玩具,也不离开妈妈。
2、在妈妈可见的范围内,凡凡总爱捣蛋。一会打翻水杯,一会发出怪叫。
3、如果和其他孩子起了冲突,凡凡会抬手就打,妈妈严厉批评,也拒绝道歉,直到妈妈动手打他。
4、凡凡的生活习惯很糟糕,常常在家里也随地大小便,妈妈的做法常常是奔溃不管或打一顿,凡凡会立刻说“我错了”,下次却还是再犯。
1.孩子总是腻着妈妈,说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应该与孩子建立信任的时候,凡凡不满一周岁,总是吵架,甚至说“不要你”的话,这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危险”,妈妈可能不要他,那么他怎么活下去?因此凡凡时刻要粘着妈妈。
2.在妈妈可以看见的地方,凡凡的一些表现,无不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要妈妈在乎他,关注他。其实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3.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受镜像神经元影响,凡凡动手打人,是他觉得不对就应该打,就像他犯错,妈妈要打他一样,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4.暴力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解决了一时解决不了一世,每次都说“我错了”,每次都不改,妈妈根本不了解孩子,孩子为认为最多挨揍,并没有什么,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通过凡凡一系列的表现,让人觉得气愤与伤感。气愤的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了孩子,家长却从来不反思,暴力打压,只会将事情愈演愈烈,是不负责的表现;伤感的是孩子在这样的家庭出生,真的让人感到伤心难过。这样的环境中,不出问题,反而很难。
既然生了孩子,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给予关爱,同时以身作则,更好的用行动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