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能人才困局的破解之道:打破制造业用工成本高招工难迷局
【经济界面】到底是“工资太低招不到人”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说技工荒,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到底是“工资太低招不到人”,还是“工资很高但没人可招”?多地制造业用工不足新闻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企业作为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庞大,在高达近千万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业头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调查:职业院校的教师、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钳工、焊工等比赛选手后发现,包括社会观念、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仍然稀缺。高水平技术人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image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高级技工的渴求日益迫切。但在现实中,高级技工缺口却高达千万人。技工缺口大不仅让企业管理者内心感到焦灼,也给HR和技工教育培训带来新的压力。此轮技工荒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破解技工大面积缺口困局?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技工的培养能力?为此记者进行了调研。一方面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用工荒越发突出,而小编认为缓解技工荒需教育先行。
选高校、弃技校: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当技工”的心结如何解
【案例】
“招不到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几年一直招不到人。我记得08年的时候,工人保底工资只要1800元,那时候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资开到四千多,并且包住宿,基本的配套设施也都弄得很完善,还是很难招到人。”
老板神情沮丧。当询问他为什么没人愿意进工厂时,他回答道:“现在的工作岗位太多了,满大街都是工作。餐饮业、服务业需要大量员工,哪里轮得到我们招人啊。再说工厂里的工作本来就是体力活,而且还有倒班,有谁愿意吃苦来干这个。你看现在的年轻人,都一个劲往大城市钻了,有谁选择进工厂来的。你去看看其他的小老板,大家都招不到人。”
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达上千万人。高技能人才短缺,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因一直未能得以有效破解,所以一经提及,难免再次成为焦点。
“技工荒”的存在,一方面,在我国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心中有一个“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当技工”的心结。
一直以来,社会人才观存在偏差,对技工认可度不高、尊重程度较低是最重要的原因。传统观念中对技术工人的偏见和戏谑犹存,职业教育难以吸引到优秀的生源,“选高校、弃技校”仍然是不少家长的共同选择,部分用人单位对技工“挑肥拣瘦”的现象屡见不鲜。
长久以来,在很多人心中,大学生才是人才、体面工作的代名词,而工人则是“双手油污、浑身汗臭、收入低下”的代名词。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加强职业教育,但是各地各级大学持续扩招,有些大学甚至出现招生名额大于报名人数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报名就能被录取。于是乎,大学生就业再难,人们也愿意让子女接受大学学历教育。
image与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偏低、认同感不强相伴而生的,是职业发展渠道单一、上升空间和成长模式狭窄。
学校的环境不理想,起码单纯,而一些腐朽的企业则更加毁人不倦了,事实上,中国很多企业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钻研技术的人常常得不到制度的赏识,在薪资待遇方面要远远落后于管理者,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月薪多少,在现行体制下,技工的出路几乎永远被定格在车间一线,繁重的劳作和无休止的加班往往会伴随其全部职业生涯。
更畸形的状况是,中国企业向来内耗严重,很多“劳心者”没有把心思放到“育人”之上,而是放到“人玩人”之上,不懂创造式地开发利润,就只能盯着固有利润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个遍体鳞伤,技工的成长轨迹本就与这种制度文化相冲突,没有存在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既然没有存在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谁又愿意静下心来研究技术。无怪乎,一个月薪三四千元的“白领”岗位能吸引大学生哄抢,而工资上万元的技工岗位却无人问津。
好技工需要一个好胚子+好师傅+好厂子,现在的中国很难凑齐这三个条件。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喜欢从事加工制造业了呢?原因并不是制造业工资低,相反制造业的工资并不低,而是现在年轻人追求的不止是工资收入,而是发展前期,有些年轻人发现身边的同事都不是同龄人,话题都不对,整天听着大妈聊家常,超市打折信息,想找对象都困难,这样的环境下,工资收入显然就不是第一选项了,继而在选择下一份职业的时候,就选择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了。
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聪明人有条件的都去读书了,胚子就不能跟以前比了,好的师傅(聪明的师傅)可能早就自己做生意去了,很多好厂子也随着国企改制消失了或者拿不出90年的待遇来留住人才。
image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技工人才是技术创新、企业转型的中坚力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应得到企业、社会以及公众的认同。我国要确立“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是当务之急。
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陈旧人才观亟待改变。营造“技工光荣”的氛围,绝不能一提到技工,总是低人三分。而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当下,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引领。增加技工群体的收入。我们必须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在提高技工人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迎来技工人才的春天。缓解技工荒需教育先行。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修改唯学历要求的相关政策,提升蓝领工人们的社会地位,维护他们的职业尊严,为他们打通上升通道,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企业层面:缺的是好技工,不是技工。
我们中国的技工工资一点也不高,之所以有人抱怨工资高是因为:之前太多太廉价技工已经把中国企业惯坏了。
好多企业都混淆了技工和普通工人定位区别了,技工要有技术,就是能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是那种只会重复劳动的普通员工,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里面不需要类型的人,所以按技工能力这标准,咱周围技工不多,但企业对这方面需求更少,企业需要的是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技工,技工应该是本职岗位脱颖而出的。
image制造业用工环境:呈现高龄化,网友:左边是大婶,右边是大妈!一个技工一周工作六天,每天至少工作十小时,十小时重复一个动作,还要考虑计件的压力,周围全部是噪音、肮脏的地面以及衣服、刺鼻的气味、狱警般的工头。而办公室里的人呢?一周工作五天,一天八小时,绝对比车间轻松优雅而且自由,可以上网时不时的聊天看新闻。请问如此鲜明的对比,还有谁感觉技工工资高吗?我再说一下技工的工资结构:技工一般基本工资为1620元(上海地区),再加上加班费或者计件工资,除去保险(一般也都被公司省了),月工资能有3000元/月(通常包吃住)。
极少数有良心的外资企业(排除台湾企业)可以给技工4500元左右,但是这样的企业招工毕竟有限,一般技工根本进不去。就大多数工厂而言,一月只能休息两天,真的是很苦逼! 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根本无法让人安静的留在这个行业里,尤其是中高端素质的人才。
“机器换人”渐成潮流
企业普遍认为工资已不可能降,关键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用工成本怎么降?
面对这个问题,受访的多家企业直言,“工资是不可能降了,这两年企业有困难,工资别涨太快就不错了。”毕竟,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让人过上好日子。企业都认为,尽管人工成本高、增长快,但是不大可能用压低工资的办法降成本。中航锂电的负责人表示:“员工是创造价值的,企业对这点要承认。”何况,当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求关系正从过去的“买方市场”逐步转为“卖方市场”,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降工资也不现实。嘉兴市亚杰喷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年初企业招熟练工就遇到了难题,工资待遇涨上去了,才招够了人。
众所周知制造业都是人员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在用工难的环境下,企业是有订单不敢接,接了就要员工加班,加班严重了,就有人辞职。所以当前应该大力发展人工AI智能制造,将一些人力密集型企业转型为AI智造,实现产业升级,降低人工成本,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会更上一个台阶。
image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多数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的选择。浙江、河南的多家制造业企业在推行“机器换人”。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只要能用机器代替人工的,现在我们都倾向于用机器。”他举例,在手机主板测试环节,更新设备后,原先需要十几个人的工作,现在交给1个人操作4台机器就可以了。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另一个方面是加强培训、提升技能。但是,企业纷纷表示为难。王振举例说,金杭包装2014年时曾专门招了14名大专学历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以12万元的年薪专门为这14个人聘请了指导老师。没想到,年底就有6人提出辞职,到今年3月,14人中只有两个人还在公司。“培养一个走一个,企业哪还有动力培养员工?”企业建议国家增加制造业企业的培训补贴,既能够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机器换人是个大趋势。换下来的员工怎么办?我们企业愿意做培训,让过去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转为技术工,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鸿富锦负责人表示。
HR福音:VR实训改变企业培训技工的周期,降低成本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层面的新技术,达到新的成熟工培养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厦门凤凰创壹近期宣布了一款基于云服务的VR+虚拟仿真训练平台——100VR可视化智能交互教育云平台(www.100vr.com),将企业工作实际环境和虚拟现实(VR)相结合,对关键工业场景的工人进行培训。与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这种沉浸式学习方法使得技能培训的时间减少了66%。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的调查,到2020年50%以上的世界顶级公司将会采用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VR已经进入培训市场,尤其是在工业制造领域,如何提高工人效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知识转移方案提供商凤凰创壹)与国内高校合作开发了电气自动化、数控机床以及模具加工的专业VR训练模块,可以创造一个沉浸、交互的环境,让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水平。
image作为众多国内院校的VR教学装备技术提供方,厦门凤凰创壹(Onesoft)项目带头人林庆平博士介绍了这套方案的基本特点。它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进行异地培训,支持VR眼镜或者电脑端,同时支持手机平板碎片化学习。培训者可以观察并指导受训人员。受训人员也可以在没有培训人员的情况下,自己学习设定好的培训项目。100VR培训系统可以多人使用,或多人观察,可以虚拟故障点,有完善的拆装导学以及故障诊断模式,并且与学习管理系统相结合。这套系统可以大幅减少培训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同时降低企业人员和相关差旅费用。
此外一些企业还提出,控制用工成本可以考虑从城镇化的角度加以推进。目前,制造业企业一线工人的主体是农民工。企业需要稳定员工队伍,而不是年年春节过后重新招人。如果农民工在就业地始终没有归属感,住房、就医、孩子上学等问题都得不到妥善解决,就很难稳定下来,自身的生活成本增加了,也会间接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