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索引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VET周培公

俞吾金

人物索引

著作索引

学派索引

摘要

一、 人

显然,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是德国古典哲学留下的基本的哲学遗产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种解放全人类的学说。这就深刻启示我们,马克思一直把人的问题理解为德国古典哲学基本的遗产之一。

二、市民社会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的产生的过程 。

三、实践

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为检验任何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的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

四、自在之物

在康德那里,自在之物的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作为感性刺激的来源;第二,作为知性认识的界限;第三,作为实践理性,即人的意志的范导性原则。

这样马克思就彻底地解开了自在之物的谜底,即康德以为超验的、神秘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实际上正是隐藏在生产劳动与之打交道的、作为商品的“物”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

五、历史意识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从现实历史的基础出发来解释观念。

在马克思看来,观念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这些观念的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消灭这些观念。

第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三,只有理解现在,才能正确地解释过去。

第四,历史结构优先于历史次序。

六、自由

时间是自由得以展示的地平线,而缩短工作日则是人类获得普遍自由的根本条件。

总之,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市民社会、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和自由等要素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